以前少人光顾的校园书报亭,如今有了新的用途。上海交大的校园里,一部分红色校园书报亭最近悄悄变身成为“创业加油站”。
这是上海交大免费为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团队提供的创业“练兵场”,要让从小红亭走出的创业项目成长为真正成熟的公司。
上海交大学生事务中心老师陈恩桃告诉记者,校园书报亭近年来出现了经营不善的情况,很多被承包出去的书报亭不得不靠卖零食、提供打印服务等“副业”维持生计。2015年,学校回收了4间书报亭的经营权,并有了给学生练手的打算。当年3月,上海交大校园小红亭经营权招标活动在学校里举行,只要学生有好的项目和点子,经校方组织的专家评审,就能获得小红亭一年的经营权。
“一开始我们担心没有学生来报名。”陈恩桃说,出乎意料的是,有33个学生团队前来报名竞标4间小红亭。
中国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上海交大曾诞生过校园送餐平台“饿了么”,这个成功的创业榜样带给学生们很大的激励。近年来,上海交大还成立了“零号湾”创业服务中心等机构,专为学生创业提供精准服务。
由上海交大农业与生物学院学生程志才和另外3名同学发起的“校园绿色氧吧”项目,是去年4月份首批入驻小红亭的创客项目。“我周围有不少同学会从网上买绿植回宿舍养,有些商家卖的植物很贵,而且不好养,所以我就想能不能直接从学院实验大棚,或者和学校有合作的浦江农业示范基地找更好的植物给大家。”程志才说。
经过几个月的运营,程志才又增设了许多衍生服务,包括绿色无公害果蔬和农产品配送服务、精油炼制、草莓种植等农业实践周末游项目。
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的学生王奕夏是校园里的“文艺发烧友”。每月看一场演出让她多了一笔不小的开销,“我去看演出时发现,有些话剧和演唱会的上座率并不高,而许多学生想看又觉得票价太贵。” 王奕夏和另外两个同学做了一个网络文化票务与经纪平台,集中了各大剧场演出尾票,用2~7折的票价进货再出售。在让大学生实现低价看演出梦想的同时,短时间内获得了超高点击量。
如今王奕夏的创业项目“拉玛特文化”成功入驻了交大小红亭,除了尾票代理外,王奕夏和团队成员还计划向校园文化中介转型,推动交大话剧社等社团的演出、歌手大赛等文化活动走出校园,并打算从校外引进优质的文化演出。
除了演出票务和演艺经纪,她的团队还开发了一个“微本领”APP,是名校大学生出售个人本领与服务的平台,向全社会提供质优价低的各类服务,比如可以帮中小学生解数、理、化、英语难题,帮翻译、帮设计、帮摄影、帮校园推广等,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的深度对接整合。目前,她的团队已经拿到了由交大创业导师提供的50万元天使投资。“创业加油站”的微创业帮助她们淘到了第一桶金。
媒体与设计学院学生吴斯一2013年和同学创立 “交大红娘”,至今已经组织了上百场活动,促成很多单身青年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我们给小红亭里的这个项目取名叫做‘遇见’,定期组织美妆课堂和女生文化活动,让她们在活动中找到自信,发现最美的自己,遇见心仪的另一半。”
陈恩桃透露,除了已经开放的4个小红亭,学校正在筹划新建6个创业加油站新亭子,让更多学生投身创业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