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记者镜头里的春运
春运路上你和我
吻 2016年1月24日,北京西客站,一位母亲在寒风中亲吻孩子。当日,为期40天的春运大幕正式拉开。这几十年来,春运路上有你有我,也有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本报记者 赵迪/摄 |
保姆返乡记 2014年1月19日,四川省达州市,43岁的北京保姆易荣在回老家土垭乡的路上遭遇堵车。列车一到达州站,侄子就开车来接他们回乡。易荣在北京为一个5口之家提供家政服务,同时给一家公司做保洁,月收入约3500元。能在老家过上城里人的生活,是她的梦想。本报记者 陈剑/摄 |
临客无贼 2007年1月18日,A207次临客民工专列上,旅客在车厢连接处抽烟、透气,这里也是便衣警察最留神的地方。这趟列车穿越浙江、江西、湖南、贵州、重庆5省市,历时48小时30分,行程2247公里,漫长的旅途有时会让携带现金的农民工过于紧张。 有人议论说,返乡民工的变化确实不小:打工者现在带编织袋越来越少,密码箱越来越多;拿大量现金的越来越少,带卡带存折的越来越多…… 本报记者 赵青/摄 |
东莞打工妹 2008年12月7日,打工妹正在东莞东火车站候车。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东莞不少企业停工放假,打工者提前踏上回家过年的路程。本报记者 陈剑/摄 |
阜阳车站 2007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初九,路过阜阳南下的列车上已无落脚之地。阜阳是全国5大劳务输出地之一,阜阳火车站也被称作“农民车站”。本报记者 郑萍萍/摄 |
母亲 2007年1月19日,A207次临客民工专列上,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孩子。这是一趟由杭州发往重庆的农民工临客,绝大多数乘客都是由东部城市回西南农村地区过年的务工者。本报记者 赵青/摄 |
行李 2011年1月,接近春节,北京市三环附近的一处工地上,农民工们背上行囊,准备返乡。工头介绍,他们回家后会到县城、乡镇去买新衣服和年货。北京东西太贵,他们多数不多买东西往家带。这个工地上的工人平均每月能挣两千多元钱,回家过一次年的花费则从两千到五千元不等。本报记者 赵青/摄 上左:河南开封人朱孬 上中:河南开封人白文都佘 上右:河北魏县人包工头陈豪杰一家三口 下左:河北承德人翟守仁 下中:河北承德人邢申 下右:河北廊坊人张开通(五环外一处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