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人类在乌干达一只猕猴体内发现寨卡病毒。几十年来,这一病毒造成的人类疾病危害不大。这种病毒虽对普通人群威胁不大,但对孕妇威胁极大,被认为是有可能导致巴西近期新生儿小头症激增的主要诱因。
寨卡病毒由蚊子叮咬传播,被认为有可能会干扰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导致胎儿流产、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约75%至80%的被感染者会出现发烧、头痛、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而皮疹是最显著特征。症状通常不到一周即可消失。
寨卡病毒的症状可用普通止痛和退烧药物治疗,且要休息并大量饮水。如果症状加重,病人应当求医。目前,尚没有针对这一疾病的治愈办法或者疫苗。
防患寨卡病毒的最佳保护方式就是防止蚊子叮咬。防止蚊子叮咬既可以保护人们免患寨卡病毒,也不会患上通过蚊媒传播的其他疾病,比如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做到这一点可能就要使用驱虫剂,穿戴使尽可能多的身体部位得到覆盖的衣服(最好是浅色衣服),采用纱网、门窗等物理屏障;以及在蚊帐内睡觉。另外,较为重要的是将水桶、花盆或者汽车轮胎等可能蓄水(即使是少量水)的容器排空、保持清洁或者加以覆盖,控制可使蚊虫滋生的场所。(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