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中关村比作一棵大白菜,那么海淀园区就是这棵白菜的菜心,是最核心的部分。”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管委会副主任黄英用这样一个俏皮的比喻来诠释海淀园的地位。
中关村海淀园是中关村科技园的发源地和核心。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海淀的中关村地区诞生了“电子一条街”,随后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第一个高新区——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1999年在试验区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关村科技园区,范围覆盖到海淀、昌平、丰台,至2009年国家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扩大到北京的16个行政区,中关村海淀园是它的核心区,也是中关村示范区最鲜亮的名片。“未来,海淀园的名片将不会止步于一个单纯的科技园、创新区,它将会发展成为一个‘创新之城’。推动它持续创新的源泉,不是某一个或者某几个部门,而是汇集了来自中央、北京市、海淀区等各级政府以及广大驻区事业单位、企业、各类服务机构等全方位力量共同推进的大创新”。
与众不同的是,别的科技园区基本上都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但是海淀园区没有。“只要在海淀区内从事科技创新行业,就都能享受海淀统一的政策。”作为科技创新的中心,中国最好的大学、最顶尖的科研院所、最优秀的人才都在这里,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地域无法比的,独树一帜的还有这里自然孕育而生的深厚的创新文化。作为战略性新兴企业的策源地,很多企业一开始都在海淀开展研发创新,正式成立公司,发展壮大之后再扩展到其他区县或者外省市。海淀作为最具有创新创业活力的区域,无论从创新创业的案例数还是被投资数,都排在全国前列。正是这样丰富的创业资源和良好的创业氛围,吸引了一大批创业服务机构在此“安家”。在220米长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上,联想之星、天使汇、车库咖啡、3W咖啡等30多家创业服务机构的招牌琳琅满目,这些服务机构可以满足创业“找人、找钱、找人、找圈子、找导师、找技术”等需求。开街一年多来,共孵化600多个团队,服务流动创业团队数以千计,创业企业解决就业数以万计。创业大街组织线上线下活动1445场,平均每周举办超过30场,参与人数超过13万人次。
“政府不能只局限于提供一个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营造一种创新创业的生态,将所有创业的要素汇聚到这条街上来,让创业者能够在良好的环境里快速萌芽、健康生长。” 为了更好地服务创业,海淀区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机制改革,先后推出集中办公区、多证联办、创业会客厅等多项举措,激发创新活力。全区设立26个“多证联办”服务站,在这里创业,只要资料齐全, 4个工作日内就可以创办一家企业,大大简化了创业审批手续。在集中办公区,创业人员可以用一个工位注册一家企业,在这里,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就能成立一家公司的事例比比皆是。在服务青年人创业方面,园区出台了支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意见,开设有专门的大学生创业服务窗口和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并与团委合作,共同举办U30创业大赛,“寻找改变世界的青年创业力量” 全年四次季赛,一次年赛,最终评选出30名30岁以下的创业青年,将获得创业导师陪伴、投资基金支持、媒体宣传跟进等支持。
截至去年年底,中关村海淀园有科技型企业12000余家,约占北京市的60%,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6000余家,“十百千”企业214家,上市挂牌企业近500家。2015年,海淀园高新技术企业全年预计完成总收入1.62万亿元,同比增长13%;预计技术合同成交额1435亿元,同比增长5%。预计全年专利授权量约1.45万件,同比增长25.6%。海淀主持完成的49项成果获得2015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6项,占全国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21.3%,占北京市通用项目获奖总数的69%。此外,还有24项海淀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奖,海淀主持和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数占全国通用项目授奖总数的31.7%,凸显了海淀区科技资源优势和创新能力。
这些成就与园区一以贯之支持创新创业的举措密不可分。为了培养和留住人才,除了国家和北京市的人才吸引政策外,海淀从实际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海英人才”政策。在全国率先设立的“博士后工作站”,经过十多年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果。“博士后由企业和大学共同培养,博士后在站的时候就是带着课题去,这种研究不是纯理论的研究,而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用科技知识推动企业创新。他们当中很多人出站后就直接留在企业当高管”。园区还为人才提供公寓和公租房优惠,协助解决许多优秀海归人员的生活难题,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创新。
据悉,在“双创”时代,海淀园紧紧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目标,不断探索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业组织模式,着力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聚智聚资聚人才,创新创业创未来,力争在科技创新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