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从1990年的89.0/10万下降到2014年的21.7/10万,降低了75.6%;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从1991年的50.2‰和61.0‰,下降到2014年的8.9‰和11.7‰,分别降低了82.3‰和80.8‰。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副司长宋莉,在生育政策调整与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论坛上表示,妇女儿童健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妇女儿童健康,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维护好妇女儿童健康,更是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建立覆盖城乡妇女儿童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健全妇幼健康服务体系,保障妇女儿童平等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到2020年,努力实现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18/10万,婴儿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7.5‰和9.5‰。
妇幼健康事业面临新形势
国家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司,委托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开展的《完善生育政策对助产技术服务等妇幼健康服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2020年前,我国出生人口总量将增加,新增出生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妇幼健康服务数量质量面临更高要求。新增符合生育政策的人群一般为经产妇,年龄在22岁~49岁,该人群一般经济条件较好,受教育水平较高,妇幼保健服务需求旺盛。由于高龄产妇比例较高,发生孕产期合并症、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任务进一步加重,给医疗保健机构带来严峻挑战;另外,第一胎剖宫产分娩的妇女,二次剖宫产的几率较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剖宫产率的增高。
宋莉表示,面对当前形势,我国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中国妇幼健康事业将继续坚持以“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为目标,通过加大投入、优化结构、提升能力、创新机制等措施,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便捷、温馨的妇幼健康服务。
一线积极应对猴年生育高峰
2015年是农历羊年,一些家庭有推迟生育的情况,北方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2015年7月以后,一些地方孕妇建档数明显增加,将在猴年生育。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公布的数据显示,以北京为例,2015年7月孕妇建档数同比增加21%、环比增加36%,2016年出生人口将比上年明显增加。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放开两孩政策,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这项政策与猴年生育高峰叠加将对妇产医院有一定的冲击。北京妇产医院院长严松彪认为,具体来说可能将出现四个增加和两个不足。
具体来说,四个增加即医疗风险增加、新生儿出生人数增加、妊娠合并症的发病率增加和各医院产科工作负荷增加。北京妇产医院调查结果显示,现在处在生育期的主要是80后和90后人群,全面放开两孩政策以后,70后也被包进来了,“70后相对80后和90后生育积极性要高一些。我们预计符合政策的,有生育愿望的女性,占生育期妇女的80%,在80%里,40岁以上的女性将占40%。如果只为了政策而生,医疗风险是非常大的。”严松彪说。
猴年新生儿的出生人数会有大幅增加,据估算,2016年北京市分娩量在30万左右。由于年龄在35岁以上,或者一胎剖宫产35岁以上的产妇人数增加,常见的影响较大的妊娠合并症如心脏病、慢性高血压病、糖尿病、肝炎、贫血等会有所增加。
一边是几个增加,另一边,却是医护人员人数不足,产床数量不足。严松彪表示,从2013年到2015年,北京助产士人数下降较明显,迎接两孩政策还需要调整。官方数据显示,北京市所有一二三级甲等医院共有4444张与产科相关的床位,加上民营医院和一些新建医院,大概有5000张床左右。从床位数量和分娩量来看,二级医院床位占54.3%,但是完成生育分娩量是51.08%;三级医院的床位占33.09%,完成生育量占44.45%。所以从应对措施来看,必须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就地建档、就地服务、就地产检的理念值得推广。
应对猴年婴儿潮,北京妇产医院已经实施两年的套餐制度值得推广。凡是在北京妇产医院建档的产妇,从建档6~8周一直到孩子出生,至少要到医院10~12次,每次至少要排3次队,一是早晨抽血,二是做超声检查,三是交费,队伍常常排到院子外面。现在,流程高度简化,比如产妇预缴3000元,所有产检都做完产妇到医院生产时,预缴费用还剩500元,可以直接滚动到住院费里,减少多人次排队。“产检套餐得到产妇及家属的认可,希望能够在全市推广。”严松彪说。
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举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产业分会协办的此次论坛,目的在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精神,研讨生育政策调整完善给妇幼健康服务带来的挑战,有效控制妇女生育风险,降低出生缺陷,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人员应对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的能力建设。来自全国18个省市级卫生计生委、科研院所、具备助产资质的医疗机构管理者及医护人员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