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2月22日 星期一
中青在线

苗家村寨年年有变化

“必须抓住每一个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的时刻”

本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梁涵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2月22日   06 版)

    提起《“百苗图”现代图谱》,很多人都觉得那是一个传奇,这个传奇与著名摄影家高冰有关。

    国家级课题《“百苗图”现代图谱》,全书约20万字,图片1000多张,图文并茂地对贵州世居少数民族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它收集了贵州境内的少数民族素材并编写成册,以图像和简要的文字为人们认识和研究贵州的少数民族提供了线索,从拍摄到出版历时10年。在这个过程中,课题组成员杨昌儒、高冰和杨俊江等带领当时还是本科生的许茹芸、李爽、刘兴、马定生、潘世超等一起跋山涉水,在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近100个村寨进行了调查和拍摄工作,访谈500多人,拍摄3万多张照片,行程8万多公里,记录100多万文字。

    按照现有民族分类,《“百苗图”现代图谱》选取了100个调查记录点,其中苗族选取了72个点,包括了湘西方言区、黔东方言区、川黔滇方言区,其余涵盖了土语区、南北侗区等,每个点都详细记录了地理方位,民族构成,各民族在衣饰、饮食、居住、交通、生产、婚姻、丧事、节日等方面的现状以及变迁。

    该课题曾获得贵州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刘锡诚更亲笔写信表达了对《“百苗图”现代图谱》的赞叹。

    一场火灾带来的伤痛记忆

    “拍摄过程中,贵州9个市州我们都选取了村寨作为田野点。”高冰是贵州民族大学教授,他说,《百苗图》是清人陈浩编纂的一系列绘制贵州少数民族生活图景的画本总称,极具资料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也是促使他思考并着手这一课题的缘起。这次在贵州进行的田野调查,拍摄地点根据贵州苗族的三大支系的构架确定,即东部方言区(湘西方言)、中部方言区(黔东方言)和西部方言区(川黔滇方言区),这些田野点的选择是对应历史文献中的记录选取的。

    高冰说,他们决定拍摄《“百苗图”现代图谱》与一场火灾有关。

    2004年春节,以摄影为乐的高冰,邀请几位好友一起去黔东南采风,到一个极具黔东南特色的村寨与当地的村民一起过春节。白天,他们在村子的各个角落进行拍摄;晚上,和当地村民一起喝酒、唱歌,听村民说一些琐事或是找上年纪的老者聊聊村子的历史。“村民们都很淳朴,很热情,把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与我们这些陌生人分享。”当然,这里更吸引他的还有那些独具特色的房屋——木质的吊脚楼和民居。大年初八,高冰结束了拍摄行程。这次拍摄,他拍到了村庄的清晨、美丽盛装的苗族少女、过年时苗寨的欢腾,在他看来,这个与世隔绝的村寨几乎就是世外桃源,一切都是那么独特,都是那么令人惊叹。

    元宵节的前一天,高冰正准备和家人吃团圆饭,突然接到了这个村寨的村民打来的电话,对方告诉他一个让他非常痛心疾首的消息——前一天因为村民的疏忽,一场大火把村子烧光了。“我的心像被匕首扎进去一样,除了流血,已经说不出疼痛的感觉。我不记得当时说了什么,只是简单聊了几句后便挂断了电话。”说到这里,他有些无奈。

    “前几天还在拍摄的景物,突然一下子就没了,就像是一个生命前两天还欣欣向荣,突然一下就消失了。在我心中,镜头下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活物,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在高冰看来,一并消失的除了家园,还有这个村落的习俗、院落、人文景观、生活场景,这些东西不是简单的复建就能够弥补的。

    “要用镜头马上进行抢救,拍摄《百苗图》的想法由此萌发。”高冰说,贵州少数民族数量众多,文化习俗独特,他们多以山区为生活背景,靠山吃山,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生存智慧。然而,当人们在乡野行走时,依然能感觉到很多特别的地方,木结构的建筑形式只要发生火灾便可能对村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因为交通不便等因素搬迁而导致古村落废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留住村落的底蕴刻不容缓。四世同堂穿着本民族盛装最能体现村落之间的显著差异,平时村子里只有留守儿童和老人,只有在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才有机会拍摄这样的场景。为了民族全家福的拍摄,高冰5年没跟家人一起团聚过年,但他觉得值。“农闲季节节日最多,族人最齐,我必须抓住每一个能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的时刻”。

    两个菜带来的美好回忆

    支持高冰团队坚持完成《“百苗图”现代图谱》的拍摄除了有很多动力,还有很多感动,其中“两盘菜”的故事让他念念不忘。

    高冰说,采风和拍摄过程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偶尔也会遭遇意外。有一次,高冰像往常一样来到高坡乡的甲定村进行拍摄工作,临近傍晚,突然开始感到眩晕,他知道自己的低血糖又犯了,回到车内才发现走得有点急,忘记带干粮。最后,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高冰忐忑地敲开了一户村民的门,并将自己的情况如实告之,村民热情地将他迎进屋内,麻利地炒了两个菜。

    “一碗白米饭两个菜,吃得很香。我现在还记得那两个菜,一份是豆腐干回锅肉,一份是糟辣椒炒白菜,我感觉那是迄今为止吃得最香的饭菜了。”高冰说。

    回到贵阳的高冰对这件事久久不能忘怀,他说,如果真有一个陌生人敲自己家的门,寻求一顿饭,自己未必做得到这般豁达。为了村民的这分淳朴,高冰在交通费用已耗尽的情况下,自费20万元坚持完成拍摄工作,将《“百苗图”现代图谱》呈现给读者。“这是一种情怀,我们有感情了。”从此,高冰来往苗寨更加频繁。

    拍摄少数民族之前,高冰醉心的是旅游摄影。“我喜欢旅游,用相机将路途的风景拍下”,怀着这分执著,高冰不断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游走,留下了很多精美的照片,有的还得了奖。

    拍摄《“百苗图”现代图谱》让高冰圆梦,但他也有遗憾:“拍摄期间,能看到村寨一年一年在变化,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再到如今,现代文化的变迁不可逆转,采风过程中,十分后悔没有每天写工作日记,没能将这片土地的故事记录下来。”对此,高冰表示将继续调查,以一个民族文化记录者的姿态,将最初的平面信息立体化,记录下这片土地的广度与厚度。

“必须抓住每一个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的时刻”
“我要找到你”
广西宾阳:炮龙声声迎新春
“感觉我这辈子都离不开大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