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2月23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冰点时评

郭英森的理论是否科学无关“下岗工人”标签

王钟的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2月23日   02 版)

    没有人看得懂的“科研成果”,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它已经大大超越了人类文明认知程度,二是它属于不着调的“创作”。

------------------------------------------------------------------

    最近,一段5年前电视节目《非你莫属》的视频片段热传。主角是辽宁下岗工人郭英森,他在节目中提到自己发明了几个新理论,可以实现“未来的各种车辆都不用有车轮”等。当时他这番言论遭到了包括科普作家方舟子在内多位嘉宾的嘲笑。在同一段视频中,他还提到了时下火热的名词“引力波”,为郭英森鸣不平者,就是以引力波已被实验证实,而要求方舟子等人向郭英森道歉。

    下岗工人多年前提到引力波,遭到作为电视节目嘉宾的社会精英的嘲笑,如今引力波成为备受瞩目的科研对象。两相对比,似乎有一种隐喻——普通人的梦想不能随意打击,说不定哪一天就真的应验了呢?从这个角度看,郭英森在舆论场上的遭遇是很好的心灵鸡汤素材。一些人即便转发视频,可能并不明白郭英森到底有什么理论,只是认同“下岗工人”也可以追逐科学梦想的立场。

    这当然没错。科学研究是开放的,它不仅无关性别、年龄、国籍,也不因研究者的社会地位而有所限制。哪怕是爱因斯坦,也一度体验过“毕业即失业”的滋味,大学毕业后靠做家庭教师过活,后来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专利局职员。当然,如今随着学科分工越来越细,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越来越庞杂,科班出身、经过严格学术训练的研究者优势明显。这并不是对研究者个人身份的限制,而是从事科研的门槛随着科学发展而大大提升了。

    从事科研没那么浪漫,它不仅要求研究者达到一定的脑力和体力,也必须遵从公认的学术规范。同时,科研并非自说自话,而必须得到学科内认可,比如爱因斯坦的理论起初没几个人看懂,但是看懂的几位科学家都是学科内的权威人士。没有人看得懂的“科研成果”,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它已经大大超越了人类文明认知程度,二是它属于不着调的“创作”。鉴于前者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看不懂的“科研成果”一般属于后者。

    正如方舟子的建议,要严肃地讨论郭英森的理论科学不科学,不妨采取向学术刊物投稿的方式。上述电视节目的嘉宾,有娱乐明星,有企业界人士,唯一科学背景扎实的只有方舟子,而他本人是生物学专业,尽管从事科普事业而掌握各学科的基本概念,但毕竟不是物理学专家。在舞台上嘲笑也好,同情也罢,这些嘉宾的言论都不是从科学角度出发的,郭英森固然无需懊恼。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郭英森的理论有没有被严肃的学术刊物接受并发表?答案是没有。在更多时候,像郭英森这样的“民间科学家”都是在学术界、学术规范以外发表自己的理论。个别不遵从科学规律的新闻媒体,也一度为他们的言论传播推波助澜,比如若干年前就有许多民间人士证实哥德巴赫猜想的报道。“民间科学家”的一大特点,就是将学术传播异化为民间宣传,迫切期待获得公众认可而非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士认可。

    郭英森的理论是不科学的,至少是不为现有学术秩序认可的,这一点无关他的下岗工人身份。一个人有多少钱,社会地位怎样,发表的“科学理论”不科学就是不科学。不妨举另一个极端的例子,为多所名校捐款盖大楼的廖凯原,他的“轩辕反熵运行体系2.0”已成为学术圈内的笑话,一些学者更是以所在高校为其颁发名誉教授头衔为耻。可见,被嘲笑的“民间科学家”也不只有“下岗工人”,仅因为“下岗工人”搞科研就滥发同情心,同样是不尊重科学的表现。

    追逐科学梦想,首先要理解科学精神,用科学的语言和懂科学的人对话。否则,做梦就只是做梦。

靠假新闻撑版面终究是饮鸩止渴
郭英森的理论是否科学无关“下岗工人”标签
去库存的关键是解放农民
谁偷走了你的隐私数据
学区房是怎么越炒越贵的
听你说
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