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
中青在线

团干部基层日记

张迎春:下沉结束不是“句号”

本报记者 黄丹羽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2月24日   07 版)

    对于张迎春来说,到基层调研、接青年电话,曾经是她为数不多和青年联系的机会。作为共青团江苏省委办公室主任,她平日里的工作都是“流程性强,很有条理”的。

    2015年9月,作为第一批“常态化下沉基层”的机关干部,张迎春走进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团区委,开始和一群“小伙伴”共事。

    鼓楼区被视作整个江苏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这里聚集了各行各业青年,有写字楼里的白领,有服务行业的“草根”,还有不少难以归类的新兴青年群体。“我是从高校出来的,但和高校学生沟通需要的是有逻辑层次的娓娓道来,现在和普通青年交流,你不能讲那么多大道理,而是要关心他们身边的事。”张迎春说,“可能很普通的一两句话,就拉近了你和青年的距离。”

    鼓楼区面积不大,寸土寸金,这让团组织开辟实体“阵地”困难重重。因此,团鼓楼区委一方面想方设法争取空间资源,另一方面在努力搭建包括微信平台、青年之声等在内的“隐形平台”上下功夫。

    看到小伙伴们的努力,张迎春也想“帮一把”。得知小伙伴们想做视频,可鼓楼区视频制作的整体成本很高,张迎春便帮忙对接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分钟团队”,大大节省了视频制作成本。

    王辉是一家设计公司的普通员工。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张迎春发现,这个小伙子有创业的意愿,而且“很有劲头”。于是,团鼓楼区委帮他争取到2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减免租金1年,还为他申请到创业免息贷款,并把团区委微信公众号的美工设计都外包给他。现在,王辉已经启动了自己的创业项目。

    下沉期间,张迎春几乎跑遍了区里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创业园区。鼓楼区虽然面积不大,但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非常集中。借助自己曾在学校部工作的优势,张迎春帮团区委和驻区高校团委进行了对接,举办了不少活动。

    团的工作必须要有有形化平台做支撑。“你和青年拉家常,他们顶多说你是个好大姐。要想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和困难,那还是得靠有形化的项目。”为此,张迎春在下沉期间,一直致力于和团区委的小伙伴一起打造U众创空间、青年新媒体创客大赛等各类平台。在下沉结束前,她还和小伙伴们一起物色了一处场地,准备建设一个社会组织孵化中心。“有些县区建青少年服务中心空间很大,但鼓楼区不一样。别人只看见搞了个平台,我在其中一起推进才知道,团区委想拿下一个空间需要多少努力、多少辛酸。”

    在4个月的相处中,张迎春发现,团区委的小伙伴们工作起来“很动脑筋”。“他们手上资源相对有限,所以更要想办法整合。我发现,他们特别擅长把工作对象变成工作力量。”

    张迎春记得一位老同事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天再晚都是早,明天再早都是晚。”“帮助青年就是这个道理,及时给予的帮助就是早的。团干部下沉也是要让我们及早去联系青年。青年有些想法想分享的时候你去倾听了,他就会对你有感情。”

    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好,一个一个青年联系……这些“脚踏实地的事情”让张迎春很有成就感。“基层的团工作需要适应青年的特点和基层的实际情况,所有工作面面开花是有难度的。但是好在,我们团区委的小伙伴有创造性,有韧劲,很想干事,认定目标就会特别努力。”

    当小伙伴们口中的“张主任”变成“迎春姐”的时候,4个月的下沉也到了结束的时候。“我很遗憾,有些新兴青年群体比如网络作家,还没有找到,没有接触到,但我会继续努力去找他们,不能等他们来找我们。”张迎春说。

    对于张迎春来说,下沉结束不是一个“句号”。虽然回到了团省委办公室,但她的工作使命“永远不会结束”。

团邯郸市委新春过后走基层
从真诚交流到真心融合
沉甸甸才有收获
张迎春:下沉结束不是“句号”
梁妮:虚心实习 精心授业
广东:团组织探寻助推经济第一强省创业率早日超“1”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