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中国的开放呈现出沿海、沿边、沿江、沿通道的‘四沿’特征。一般认为,内陆地区是梯度推进的对象,其开放程度衰减。”学者易小光表示,“渝新欧”令人惊喜地将内陆开放带动到新的高度。“‘渝新欧’运作一段时间以来,表现是优异的。市场越来越大,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正向效应”。
易小光是重庆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重庆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渝新欧’以重庆为中心,构建起了辐射中国西南、华南、西北、长江流域及东南亚的大物流圈,西部地区外贸‘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传统格局,因此正发生着巨变。”这名研究员说,内陆地区以前的劣势由此转变为相对优势,“以时间换空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世界上曾经只有两条传统意义上的欧亚大陆桥。”他说,“渝新欧”将第二欧亚大陆桥延伸至中国西南、华南及华中地区,并面向东南亚,改变了欧亚间陆地物流格局。
所谓欧亚大陆桥,是用铁路把欧亚两侧的海上运输线连接起来的陆上便捷运输通道,一条以俄罗斯东部的哈巴罗夫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为起点,经西伯利亚大铁路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一条东起中国连云港,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国,抵达鹿特丹港。“渝新欧”及其两端的延展通道,则使第二欧亚大陆桥成为竞争力十足的“新型欧亚大陆桥”。
“这条通道比空运更廉价,比海运更快捷、安全;从某种意义上看,“渝新欧”的效率很突出。”他说,欧洲市场是中国投资贸易前两位的经济体之一,“渝新欧”则让西部地区“从后队变成了前队”。
“内地招商引资遇到的主要问题,首当其冲是物流成本和效率,其次是融资成本和效率,三是当地企业的配套能力。物流是困扰西部招商引资的大难题,‘渝新欧’由此可以说意义深远。”在他看来,为什么惠普、巴斯夫这些跨国大企业会选择重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渝新欧”切合了他们的构想。
“‘渝新欧’,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抓手。”他认为,“渝新欧”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合拍了”,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这是因为,向西开放必须以铁路为主体,营造出综合交通体系。而“渝新欧”则是这个体系的支撑力量”。
“对‘渝新欧’意义的理解,不应局限于物,还成为文化交流、投资、贸易甚至旅游、文化交流、电商运营的载体。成为经济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条线路,成为国内外区域合作的手段。”他说。
除了物流方面的意义,易小光认为,“渝新欧”还对区域发展甚至供给侧改革具备推动效应。“要让长江经济带真正舞动起来,必须要加大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的开放步伐。”他认为,“渝新欧”改变了中国内陆城市的物流格局,使地处内陆的重庆,一跃成为对欧贸易的“桥头堡”,能引领重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他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国际间的协商和沟通,降低制度交易成本,同时给予必要的政策支持。
本报记者 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