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训的时候,1995年出生的慢性子张军有些不爽——本来数控车床训练白天可以进行,可非要安排在晚上。其实,这一切都是老师陈亚岗安排好的,彼时的他特别清楚,学生心里一定在埋怨自己。
“根据抽签的不同,有的比赛在晚上进行。有的选手白天发挥很好,但是晚上总是不行,我们就要解决这个问题。”陈亚岗道出了自己“虐待”学生的原因。
张军在车间练习的时候,陈亚岗一直在旁边陪着。刚开始学生们觉得有些不自在,时间长了,他们品出了老师的认真负责。
“除了睡觉的时间,我和老师都是在一起。”张军看了一眼坐在旁边的陈亚岗,显得有些腼腆。
两人成为师徒已经快有两年时间了。2014年1月,经过学校比赛,陈亚岗发现,接触数控车床时间不久的张军对精度特别敏感。
人的一根头发有0.07毫米,也就是说,0.01毫米是人头发的七分之一,在国际大赛上,加工工件的误差范围在0.004毫米以内,超出这个值就是错误。张军在加工工件的过程中,要用专门的三坐标测量仪进行检测,这与工厂中的实际操作比较接近。
“张军的性格不是很浮躁,适合学技能。”即便内心对学生很满意,但是师傅陈亚岗在表扬徒弟时还是显得有些谨慎。
从二年级开始,张军就进入了江苏盐城技师学院的“奥林匹克集训班”。张军发现,集训班刚开始讲的课程并不难,只讲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比如操作的时候要戴上防护眼镜、穿劳保鞋等。让他觉得更加奇怪的是,集训班还教如何往一个大铁皮柜中存放刀片、测量仪器等工具。
“以前一些比赛,对选手的安全防护要求很多都是原则性规定,裁判不会太较真,与比赛的结果也没有关系。”陈亚岗解释说:“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视安全,加上国外比赛也是如此规定,所以我们在教学便要求学生从头学起。”
与公众印象不一样的是,“奥林匹克集训班”并非不接地气的“空中楼阁”。即便老师们会以比赛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这个标准也是模拟企业的生产实际。现在的大型比赛都要求与企业接轨,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只要尺寸出现问题,即使其他项目再好也不会得分,因为企业就是这样做的。“前些年,有些技能比赛搞得太难了,选手在获奖之后到企业上班,发现连一个最简单的光轴都做不好,由于尺寸把握不准最后成为废品。”陈亚岗再三强调实际操作的重要性。
他说:“我们的误差要求要比头发丝更细小,这样的‘奥林匹克班’才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