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3月04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决胜·聚焦

中国经济的信心在哪里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刘世昕 宁迪 李超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3月04日   01 版)

    85后海归刘疏桐去年辞去了荷兰一家公司高管的职务,在上海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的雄心壮志是要把用“地沟油”生产的生物质燃料卖给那些耗油大户。创业后的大半年,已经有一些公交汽车公司尝试使用他们提供的环保油,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吸引了不少投资人的关注。

    对于刘疏桐来说,2015年中国GDP6.9%的增速,可能只是新闻里的关键词,但还原到他的创业历程中就意味着,经济列车驶入中高速增长的通道后,年轻人仍可以相对容易地找到发展机会,毕竟这个国家的市场足够大,尤其是发展方式的转变,给新经济的创业者带来了巨大空间。

    因为创业,距北京千里之遥的刘疏桐更加关心人民大会堂里传出的全国两会之声,期待听到与他创业方向相关的绿色发展理念。

    每当有人问刘疏桐的公司究竟是做什么的,他都会回答,提供能源利用解决方案。近年来,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之类的高端服务业在我国迅速崛起,这背后更有价值的数据是,包括高端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2015年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50%。

    这样的变化使不少经济学者对“破7%”之后的GDP反而更有信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就特别看重这样的变化。他说,“十二五”规划中确立的目标是,到2015年,中国第三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要达到47%,目前这项任务显然已超额完成。

    “经济结构调整是多年来我们一直所追求的目标。”迟福林说,现在超额完成,难道不应该更看重这样的变化吗?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也同意这样的观点。他说,尽管从2013年起,中国的经济就进入中高速增长的轨道,但同期的结构调整可以说取得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进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中国经济应该有一个积极的评价。” 

    刘世锦还特别强调,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一个国家的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中速增长,是符合经济运行规律的,东亚的许多国家,例如日本、韩国都经历过这一阶段。所以,对GDP增速的调整不必过度焦虑和悲观。

    迟福林说,几年前,有一些声音认为我国的GDP增速一定不能“破7%”“破8%”,那是根据GDP增长1%所能容纳的就业增长倒推出来的,在第二产业贡献率占主导的年代,通常1%的GDP增速能带来100万人的就业,而到了第三产业占GDP半壁江山的当下,GDP每增长1%,能带动的就业人数超过150万人,甚至有人认为是170万人。相应的数据是,我国已连续数年超额完成就业目标,根据人社部的统计,2015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

    在迟福林看来,“十三五”期间,第三产业不仅将持续释放更多就业岗位,还能进一步优化就业结构。就像刘疏桐这样的年轻人,在他们尚且年轻的时候,就有接受百万元级投资的可能,这在他们父辈的年代是难以想象的,年轻人有了更多发展的选择。迟福林认为,就业保住了,GDP上下浮动一两个百分点都是正常的。

    曾经差点在互联网“风口”迷失方向的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在2015年实现了逆势上扬。

    高德康回忆说,几年前,在电商冲击、市场饱和、成本上涨的压力下,他所在的纺织行业过了几年苦日子,这个行业几乎年年都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的一年”。也正是在那些最困难的日子里,高德康开始思考,中国制造不能再沉迷于传统的低成本竞争,而要转向重视品牌建设、品质提升、时尚创意和管理创新,赶上“互联网+”的潮流。

    正当转型有了起色的时候,企业又遇到了国家推出“一带一路”战略和供给侧改革,不仅将升级版的羽绒服卖到“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而且正好享受了供给侧改革即将带来的红利。2015年,波司登集体的出口量增长达24.63%。

    对一个企业个体来说,高德康感受到的是企业爬坡过坎后的重生,在一些研究者看来,正是这样逆势重生后的新旧产业转化构成了中国经济的亮点。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就表示,经济中的诸多亮点使得中国有底气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德康关于供给侧改革红利的微观体会正是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原财科所原所长贾康要在此次全国两会上发言的重点,而他本人也是供给侧改革的倡导者。他说,供给侧主要以释放制度红利为主,通过制度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而这三个层面的创新是互动的,制度创新打开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的空间,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也会倒逼制度改革。

    贾康还强调,在供给侧改革的指挥棒下,一部分企业就要忍受阵痛,特别是落后过剩产能企业可能会被淘汰出局,使得未来中国经济的肌体更健康。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已对即将审议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先睹为快,因为她之前作为“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的成员,给未来5年发展蓝图的制定当过“参谋”。

    在一贯主张“国货当自强”的董明珠看来,中国未来的经济离不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中国制造不能只顶着“物美价廉”的光环,而要在《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下实现创新的华丽转身。

    董明珠所指的《中国制造2025》是2015年由国务院印发的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她说,这份行动纲领最重要的就是将中国制造提到了“智造”的高度,要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同时提升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这样的发展逻辑自然也将贯穿未来5年的蓝图,有了制造业脱胎换骨的提质升级,也将为中国经济有质量的增长打下基础。

    几天前,在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论坛上,李稻葵与一直唱空中国经济的索罗斯隔空论战。在此前的达沃斯论坛上,索罗斯专门约见记者谈及他对中国经济将“硬着陆”的担忧。

    李稻葵说,他要告诉索罗斯,中国经济依然具备经济增长的三大基本因素,即稳定的、支持市场经济发展的政府;持续增长的人力资本,包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健康水平的提高;以及持续的对外开放。这是中国经济学家看好中国经济的底气。

    “不仅有底气,我们还有办法”,李稻葵说,为了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保证持续较快速度增长,中国政府提出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政策工具。

    李稻葵特别强调,中国经济近期出现了几个可喜的变化,例如实体经济运行开始凸显上行苗头、房地产行业投资开发触底回升的可能性加大、“二孩”政策会引入一批消费“新生代”等亮点。

    李稻葵认为,如果今年国家提出的各种重大改革措施能够到位,中国经济的增速有望在今年“筑底”,这样2017年和2018年中国经济的增速不但能够稳住,而且有回升空间。  

    本报北京3月3日电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在京开幕
用青春的力量热情拥抱“十三五”
中国经济的信心在哪里
H5 2016:青年的两会期待
决胜全面小康——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2016全国两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