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姑娘在北京医院一声吼,揭开了“分级医疗”的遮羞布:大医院依然是不少病人初诊的首选,分级医疗制度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落实。
这个走红网络的事件,也进入了代表委员们的视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到了“供给侧改革”这个热词:“原本说的是经济,但在医疗改革领域,同样应该把重要力量投入到医疗服务的供给侧,也就是医院。”他认为,医疗的“供给侧改革”应该先解决医院的公益性问题。
“医院吃什么”是源头问题
钟南山剖析现行医疗制度的弊端:为什么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不能很好地治疗常见病?是因为人才出现了问题:基层医疗机构待遇堪忧,人才得不到大医院的精心培养。为什么大医院不精心培养?因为如果在基层培养了太多人才,常见病、多发病都会在下级医院治疗,“上级医院吃什么?”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阳春市人民医院妇科主任熊锦梅对此感触颇深。平日里,经常有人找她要求开转院证明。“很多人不在乎这个钱,就要去大医院看。”“像钟南山这样的专家应该把时间花在疑难杂症上,而不是看感冒发烧。”
对于熊锦梅所在的医院来说,治疗子宫肌瘤只是非常一般的手术,但总有患者不愿意在这个县级市医院治疗。
钟南山举了个反例。他的朋友托他在香港一家著名医院,给孩子挂个看糖尿病的号。钟南山给那家医院的朋友打电话,朋友委婉地告诉他:“你让这个孩子先去看看他们地段的家庭医生,觉得合适的话,让家庭医生写个转诊信给我,那样就行了。这是医管局的规定,必须这么做,让我直接给他看病的话,我做不到。”
钟南山琢磨香港分级医疗为何能执行得这么彻底。他发现,香港公立医院不存在“吃什么”这个源头问题:医院是政府投资的,大部分医生的工资是社会普通平均收入的5~8倍。有了这样的收入,医生不用考虑用多贵的药。
医改进入“溺水区”
在钟南山看来,无论是药价虚高、分级诊疗难以实现,还是猖獗的号贩子,全都是“供给侧”的“下游”,真正要解决的,是“上游”医院公益性的问题。
钟南山说,国家一直倡导广大医务人员是医改的主力军,但实际上,很多医务人员只是旁观者。曾经有官员说医改进入了深水区,他则认为医改进入了溺水区,“我从医56年,很少见到医务人员有现在这样的思想状态”。
他担忧,医护人员本应是医改的主力军,现在却被迫成为“阻力军”。导致该问题以及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定位问题没有解决。
据报道,全国政协委员、唐山市人民医院院长胡万宁递交了一份关注医疗改革的提案。他认为,医疗改革中,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操作层面。政府投入不足,医院仍要依靠自身生存,趋利行为还在影响着医院的公益性。
不少公立医院走市场化道路的步伐依旧没有调整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钟南山理解,“这看起来是待遇问题,实质上是公立医院到底走公益化道路还是市场化道路。”他想出的答案是公益化道路。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然而,据钟南山观察,不少公立医院走市场化道路的步伐依旧没有调整。“医生合理收入来源没有解决。”钟南山说,如果解决了,医生也不会再用太贵的药、要求病人做太多检查。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35元提高到40元,增量全部用于支付村医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便几亿农民就地就近看病就医。
但基层的医生可能越来越少了。钟南山提到,广州医科大学好不容易培养了10个全科医生,其中9个留在大医院,只有1个留在基层医院,因为基层医院没有配套。他在两个普通的医科大学做了统计,甚至发现20%的学生刚毕业就转行。
他还做了一些调查,发现想考医学专业的优秀学生也在减少。复旦、协和医科的分数线降了。在河北,考医分数垫底,比兽医还少了100多分。
一个鲜明的对比是,钟南山的孙子在澳大利亚,学习成绩已排名全国前3%,仍然没资格考医,没办法只好先学生物学。
钟南山表示:“增加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廉价、有效、安全的治疗,让医务人员得到社会尊重和阳光合理的待遇,这就是医改,医患共同获益。但现在,公立医院市场化操作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杨杰 卢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