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委员袁伟霞从未像今年这样受到如此多的关注。原因就在于她的另一个身份,武钢集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以及这个身份所处的行业——钢铁行业。
过去一年,钢铁、有色金属等在内的基础原材料行业经历了“寒冬”。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和降本增效。重点抓好钢铁、煤炭等困难行业去产能。
“去产能”,这也是今年两会期间,袁伟霞念叨最多的一个词,无论是在小组讨论会上,还是接受媒体采访,有时,她甚至会主动向记者说起,“我来说说去产能的问题吧,这是一件让钢铁行业很痛苦的事情”。
“武钢痛吗?”面对记者的问题,袁伟霞苦笑了一下说,“当然疼!”
她对记者说,过去一年,武钢从高峰时期的1800万吨钢产量减产到1500万吨,还关闭了数条生产线。
一边做着“减法”,一边“加”上科技含量,开发高、精、尖产品,优化产品各项性能指标,也开发更高效的节能环保技术。
袁伟霞提到,在追求转型升级和去产能的过程中,也有烦恼,比如,提升了自己的产品质量,但行业相关标准依然偏低。质量下了功夫,产品价格往往也更高。有时,科技含量高的钢材反而不受市场欢迎。
更令她头疼的是转型过程所涉及的员工安置问题。减产,就意味生产岗位减少,“我们力争保证员工的岗位,不减少他们的工资,但很艰难。”袁伟霞说。
袁伟霞认为,这次改革带来的阵痛,将比上一次,即上世纪90年代国企“减员增效转型发展”改革所带来的阵痛“要疼得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中央财政安排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职工分流安置。对此,财政部长楼继伟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表示,今年预算将先安排500亿元,明年再安排500亿元。他说,与去产能规模挂钩,考虑需要安置的职工人数,也要考虑到当地财政困难程度等,实行梯度性奖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傅成玉对此相对乐观,在他看来,这一轮所谓的去产能改革,和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不同在于,如今的国企面貌和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有的都已经上市了,和员工签的是劳动合同,还能说是下岗吗?“转岗比较合适。”傅成玉说。
3月7日,政协经济界别小组讨论结束后,傅成玉在谈及“去产能”职工分流问题时对本报记者说:“人不是包袱,人是资源,人是能创造价值的!”
傅成玉告诉记者,他曾任职的中国石化用工总量达106万人,而世界上一些同等规模的公司,用工量可能只需10万人。这就给国有企业提出了两难问题:用这么多人的话,人工成本过大,不用的话,他们的就业又难以保障,怎么办?
傅成玉打了一个比方:按生产需要,一种岗位只需要3个人,但目前是10个人,怎么办?企业通过竞争的手段,把富余的人员显现出来。傅成玉说,多出来的人,一方面通过创新的手段,发展新的、非产能过剩领域的产业,另一方面,给他们提供培训,让他们能够完成到新产业岗位的过渡。
至于是什么样的新产业,傅成玉说,以他所在石油领域为例,像斯伦贝谢这样全球最大的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哈里伯顿这样世界上最大的为能源行业提供产品及服务的供应商,通过提供产品、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既可以解决就业问题,也可以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们所说的去产能、调结构,也是要往这方向转。”傅成玉说,不要认为人一多,就是包袱,企业需要做的,是给他们找新的平台,让他们去创造价值。
本报北京3月8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实习生 杨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