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深圳盐田区与大鹏新区联合代表深圳东部湾区,被国家发改委等九部委列为全国第二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单位。在此之前,盐田已连续4年摘得深圳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桂冠。对于正朝着“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区”目标稳步迈进的盐田来说,入选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单位,无疑是站在了生态文明建设一个更高的起跑线上。
盐田区委区政府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才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根本宗旨。
2016年1月29日,盐田区召开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动员会,并以区委区政府一号文的形式推出了《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决定》以及配套的实施方案和全民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用5年时间实现6大目标,即: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不断优化、绿色生态产业不断完善、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稳中有升、全民参与格局初步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构建。
在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道路上,盐田已经为自己确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从深圳市区向东,穿过梧桐山隧道,就来到深圳最美的滨海城区——盐田,世界单港集装箱吞吐量最高的码头之一盐田港就坐落于此。
这里还是深圳最具知名度的旅游休闲胜地,山海之间郁郁葱葱,空气清凉甘爽,每年有近2千万深圳市民和全国各地游客来此观海踏浪。
这里也是深圳生态环境最好的城区,2015年的数据显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356天,优良率为97.5%,空气质量全市最优;PM2.5年均浓度为25微克/立方米,达到欧盟标准。
“现在的盐田山清水秀、百姓宜居,得益于天然禀赋,更离不开盐田人的后天保养”,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盐田人有自己的认识历程。
毋须讳言,建区之初,盐田也曾饱受发展初级阶段的困扰。辖区内港口物流业、珠宝加工业带来的噪音、扬尘、污水和尾气,曾经都是居民投诉的热点。更何况,面积只有74.64平方公里的盐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面积就有50.84平方公里,区域狭窄、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所幸的是,盐田区委区政府很快就意识到,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正如一位区领导所比喻的:生态是一个区域发展的底盘,其实际承载能力不能突破、不能超载,否则就会面临巨大的危险,既会给现实带来极大的破坏,又会透支后人的利益。
循着这样一个思路,2013年,盐田区委、区政府以一号文的形式提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先后制订和出台了《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期规划》和《盐田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行动方案(2013-2015年)》。
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工作主轴,近年来,盐田区委区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持之以恒地走“不求大而全、只求小而优”的特色发展之路,探索出一条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经济社会与自然共荣共生的独特道路,在绿道建设、公共自行车系统、餐厨垃圾处理、市容环境考核等项目上赢得了一个个奖杯,在取得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四连冠”的同时,盐田还先后成功创建了华南地区首个“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区”,垃圾减量分类以及无害化处理项目荣获了国家人居环境范例奖,这是全国首家因处理垃圾而获奖的项目。
2015年初,盐田又以一号文件推出了《关于建设“美好城区”的决定》,确定了“经济高质高效、社会文明和谐、环境优美宜居、人民富裕幸福的美丽中国典范城区”的目标。
生态文明要让居民摸得着、看得见
正值初春时节,傍晚余晖未尽,绿树繁花间,盐田河在闹市里静静流淌,清澈的水流、优美的风光让周边居民流连忘返。
盐田河是盐田辖区最长河流,全长6.7公里,沿岸居住人口约13万人。十年前,盐田河是一条水体黑臭的劣V类河流。“那时候,这里是脏、乱、差的典型,河里的泥巴都是墨褐色的,散发阵阵臭味。”住在河边的居民回忆道,靠河边的许多住户都不敢开窗户,忍受不了的干脆搬了家。
从2005年到2015年,盐田区先后实施了7项较大的水环境提升工程,累计投入超过1.5亿元,对全区河道水域开展污水治理、河道清淤、防洪改造、景观改造和河道修复。
单单一条盐田河,先后就开展过两次大规模的综合整治,整治投入超过1亿元。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担任盐田河的“河长”。如今,盐田河河道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日污水截排量达1.9万吨以上,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现在河水变得清澈了,臭味也没了,附近居民闲暇时经常来河边散散步。有些河段在涨潮的时候,常能看到鱼儿在河里自在遨游,偶尔还有市民在河里摸鱼,引来路人的围观”。目前,盐田区水环境质量在深圳首屈一指,地表水水质良好,饮用水源和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为100%。
作为盐田的传统支柱产业,珠宝加工行业废气排放扰民曾经是居民投诉的高发地带,对这个传统产业,盐田并没有采取简单的“腾笼换鸟”,而是斥资1000万元资金对企业进行改造补贴,引导76家黄金珠宝企业实现了废气治理设施技术升级改造,最终使废气排放达到“无色、无味、无噪”的效果,实现了环境改善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在常驻人口只有20多万人的盐田,每年要迎来近2千万的游客,环境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数据显示,目前,全区日均产生垃圾约260吨,其中餐厨垃圾(含厨余垃圾)就有88吨,比例远高于深圳市18%的平均水平。
面对“垃圾围城”的难题,从2012年起,盐田区创造性地开展垃圾减量分类与餐厨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着力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通过前端源头分类,终端固液分离、高温降解,后期提炼生物柴油、有机肥料、生物燃料棒等,形成减量分类、资源化利用的闭合产业链条,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与数字化城管无缝对接。从实际效果来看,1吨餐厨垃圾经过处理后,最终只剩下约150公斤的残渣,垃圾减量率高达85%,剩余15%的残渣通过添加绿化垃圾制成燃烧棒,予以资源化利用。
在垃圾产生量年均递增7.7%的基础上,2013年,盐田区历史性地实现了垃圾焚烧“零增量”,2014年更是交出了一张“负增长”的优异答卷,垃圾减量分类的“盐田模式”引来国内多个城市纷纷前来“取经”,这一创新项目还获得了201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全民行动,让生态文明成为市民自觉
屠家俊是盐田社工服务中心的一名普通社工,2013年以来,他组织策划了生态环保类文明微行动50余场,参与活动者达1300余人次,而他本人参与的环保类公益活动时长超过200小时。在自觉践行垃圾分类等环保理念的同时,他还积极发动身边的人一起行动起来。
3月3日,在盐田区举行的第三届“环保达人”颁奖暨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启动仪式上,屠家俊和其他9名市民一起站在领奖台上,成为这一届的“环保达人”。
在盐田,像屠家俊一样,亲身践行绿色生活理念,已经成为很多市民自觉选择,而每年一度的 “环保达人”评选活动,正是为了让“人人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理念根植于更多盐田居民的内心。
在盐田区委区政府看来,写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不仅仅是党委政府的一厢情愿,更要依靠全民自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
于是,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决定》以及配套实施方案的同时,盐田还启动了全民行动计划,它也是盐田区政府在发挥意识统一、资源凝聚和示范引领等作用的同时,为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制定一个全民行动指南,一张全社会参与的任务分解表。盐田区全民行动计划以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碳币”体系和生态文明公众平台为核心,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激励生态文明行为,推动社区、家庭、学校和企业全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价值理念,树立绿色生活典范,从而打造盐田生态文明建设“人人参与、人人行动、人人享有”的新格局。该计划从政府行动、社区行动、家庭行动、学校行动、企业行动以及其他组织和机构行动等六个社会领域全面开展,具体为:生态文明政府行动、生态文明社区行动、生态文明家庭行动、生态文明学校行动、生态文明企业行动以及生态文明其他组织和机构行动,其中:
生态文明政府行动:构建生态文明公众平台、推进生态文明行动、树立生态文明典型、深化绿色创建。
生态文明社区行动:推动垃圾减量分类、优化社区居住环境、建设社区生态文明基地、实施社区宣教益民。
生态文明家庭行动:倡导家庭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出行、创建生态文明家庭。
生态文明学校行动: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生态文明实践、创建生态文明学校。
生态文明企业行动:开展生态文明培训、推进节能减排、促进绿色发展、实施清洁生产,制定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评级标准。
生态文明其他机构和组织行动:发挥智库和桥梁纽带作用、开展公益活动与项目。
盐田区主要领导再次表示:“我们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的居民,必须下大气力推出一批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能受益的项目,从而让广大辖区居民享有更多的生态福利”。
为更好的引导居民践行绿色生活理念,盐田还借鉴碳排放交易的理念,探索制订“碳币”体系及实施细则,对社区、家庭、学校和企业组织开展的具体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进行“碳币”结算。届时,居民只要是参加生态文明活动、制止不文明行为等,为盐田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都可以获得相应的“碳币”。
“碳币可以用来兑换环保产品,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我们准备了不同品种的环保产品”,区环保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老人可以用“碳币”兑换环保洗衣粉、环保袋等生活用品,年轻人则可以用“碳币”兑换生态旅游景点的门票。
盐田还将成立生态文明基金会,由区政府先期投入300万元启动资金,并采用众筹的方式吸引社会参与,以保障生态文明公众平台和“碳币”体系的建立和正常运营。
以“碳币”作为考核依据,盐田将制定社区、学校、家庭等主题的生态文明建设评级标准,对各主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评比,形成具有盐田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全民行动计划改变了以往硬性约束的模式,转为参与主体自主参与,充分调动市场的积极性,以政府的“有形之手”和社会的“无形之手”共同推进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
城市GEP,为生态文明建设护航
曾有一家大型电商企业看中盐田港区后方陆域,提出投巨资建一个计算机中心,这个项目建成后,一年可以给盐田带来两亿多的税收。面对这样一个很多地方求之不得的大项目,盐田最后放弃了,原因很简单,这个项目高耗能的特点与盐田生态发展路径相悖。
既然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可怎么知道破坏了没有,破坏了多少?为了更直观感受到身边的青山绿水价值几何,2015年,盐田创新推出了“城市GEP”概念,首次尝试为城市生态系统“定价”。所谓GEP,指一定区域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产品与服务价值总和,是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及其经济价值总量。盐田城市GEP核算体系包括两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和28个三级指标。每个三级指标,根据一定公式计算出相应的价值,数值加起来即得出“城市GEP”总值。
经过初步核算,2013年盐田区“城市GEP”约1000亿元,是当年GDP的2.5倍,人均GEP约47万元,单位面积的“城市GEP”约13亿元/平方公里。经过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核算,2013年,盐田区“城市GEP”1015.4亿元,人均GEP为47.47万元,单位面积GEP为13.6亿元/平方公里。2014年,盐田区在GDP增长8.9%的情况下,盐田区“城市GEP”为1070亿元,增长5.4%,初步实现了“城市GEP”与GDP的双提升。
比数值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值变化反映出来的城市生态的变化可以准确监测到经济发展的质量。
盐田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通过“无价”到“有价”的转换,不仅有助于全社会树立“资源有限、环境有价”的观念,更有望扭转以往唯“GDP”论的政绩观,通过监控“城市GEP”的变化来评价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状况。同时,盐田区还将GEP纳入到政绩考核体系和生态文明考核体系,尝试推进干部离任GEP审计,让生态资源指数成为政府决策的行为指引和硬约束。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看来,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向全社会提出了“绿色化”要求,盐田近几年自觉主动探索实践,完全符合中央这一要求。这个全国率先实施的“城市GEP”,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2015年,盐田区将“GDP和GE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工作机制”纳入了年度重点改革计划,通过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完善GEP核算数据支撑体系、建立GEP核算标准和评价体系等工作,强化GEP的落地应用,经过一年的运行实践,“GEP”和“GDP”呈现同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盐田城市GEP核算体系及运用项目荣获2015中国政府创新最佳实践奖。盐田区政府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他们正在着手推进GEP核算指标的模块化研究,将城市GEP复杂的核算系统分解为可管理的模块,同时根据GEP核算逻辑关系研发电算化模型,以实现各层核算指标的自动化计算,在此基础上制定盐田区城市GEP核算标准。
在城市GEP运行和实践中,盐田还计划将逐步把GEP核算体系引入到规划、项目、政府决策及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各个环节,使GEP对经济发展的方式和质量起到更有效的约束作用,从而让发展这匹“野马”不再任性驰骋。
以规划环节为例,这位负责人进一步阐述说,将城市GEP引入到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规划》中,可以督促政府在规划过程中就积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价值,从而把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并从源头上预防上重大环境问题的发生。对于政府或社会投资项目,可在项目立项审批设计实施全过程引入GEP影响评价,在项目前期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环境影响评价阶段增加项目对GEP的影响分析,以决定项目能否立项以及如何设计实施,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增加GEP保护和补偿措施,从而控制项目对GEP的不利影响。
此外,在不改变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方式的前提下,将GEP指标、内容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中,在对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和驻盐单位考核中增加生态效益等指标考核权重,严格考核程序和考核内容,这更有助于政府执政思路的深刻转变,同时激发各被考核单位对生态环保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大力推进盐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这位负责人表示,推动“城市GEP”进规划、进项目、进决策、进考核,是盐田生态文明建设在体制机制上的创新,更是贯彻国家“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精神的切实体现。
生态环境优美——经济高质量发展——让辖区群众有更多参与感和获得感,《盐田区关于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决定》已经明确提出,未来5年,盐田区将紧紧围绕“美好城区”建设,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率先建成在全国有引领作用的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的典范城区。
生态文明建设,盐田始终在路上。
盐田区生态文明建设“十大亮点”
1. 努力建设国内领先的低碳生态港区,建成国内首个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
2. 空气优良天数保持在每年355天以上,PM2.5年均浓度稳定在每立方米25微克以下。
3. 饮用水源和近岸海域水质达到二类以上标准,地表水水质达到三类以上标准,保持全市领先的水环境质量。
4. 率先实现排水达标小区覆盖率90%以上,保持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在98%以上,保持黄金珠宝加工业废气100%无色无味无噪排放。
5. 完成1500辆拖车LNG改造,始发公交纯电动化率达100%,充电桩、充电站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
6. 辖区垃圾焚烧处理量持续下降,率先实现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全覆盖,拆除重建类项目100%实施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
7. 率先实现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直饮水全覆盖,直饮水入户比例达100%,建成直饮水入户示范区。
8. 建成海滨栈道、山海通廊、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互联互通的绿道网络,绿道公共设施配套更加完善。
9. 率先建立国内首个城市GEP核算地方标准,深化城市GEP实践与运用。
10. 探索实施以“碳币”信用体系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