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宕4年之久的欧印峰会,将于3月30日在布鲁塞尔举行。此间分析认为,欧盟和印度领导人期待通过此次峰会“重启”停滞不前的战略伙伴关系,释放“巨大的合作潜能”;但是,横亘在欧印之间的一系列问题,仍将给双方关系发展造成阻碍。
欧盟与印度在2004年就已经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但欧印关系发展并不顺利,可以说进程曲折缓慢。2012年2月,时任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与时任印度总理辛格在新德里举行了第12次领导人会晤。自那以后,由于双方在敏感司法个案上分歧严重、贸易和投资谈判陷入僵局和缺乏足够的政治动力,本该一年一度的欧印峰会中断了4年之久。随着2014年印度与欧盟领导层相继换届,双方首脑通过在多边场合的接触,都表现出了改善欧印关系的政治意愿。在2015年年末的巴黎气候大会期间,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与印度总理莫迪商定,将于2016年3月在布鲁塞尔举行新一届欧印峰会。这标志着停滞不前的欧印关系进入了“转圜”轨道。
欧盟权威智库“欧洲之友”政策主任莎达·伊斯拉姆日前撰文指出,欧盟和印度需要摒弃不合时宜的误解和偏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彼此,通过此次峰会重新启动更具活力和雄心的欧印战略伙伴关系。
在全球经济整体放缓的背景下,印度经济保持了连续快速增长的势头。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印度去年以7.5%的GDP增长率超过中国,在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中可谓“一枝独秀”。而欧洲则尚未摆脱债务危机的阴霾,又深陷恐怖主义和难民危机的泥潭,急需通过扩大对外贸易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机会。伊斯拉姆分析认为,莫迪政府推出的新经济计划,为欧印合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欧盟拥有技术和资金优势,可以在印度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城镇化、可再生能源、恒河治污和水资源管理、技术创新等领域抢占先机,印度政府正在积极推进的“数字印度”计划,也可与欧盟“单一数字市场”进程实现对接。
此间媒体和分析人士预计,此次欧印峰会有望在恢复双边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BTIA),以及加强反恐、反海盗等政治和安全领域合作方面取得突破。欧盟智库和商界普遍期待峰会能为欧洲企业进军印度市场降低门槛,为深化欧印经贸合作注入动力。
尽管欧盟各界对迟到4年的欧印峰会充满期待,但欧印关系仍面临诸多棘手的难题。
首先,意大利海军陆战队员涉嫌枪杀印度渔民案件久拖不决,不仅导致意大利与印度政府龃龉不断,而且成为欧印关系发展的绊脚石。2012年2月24日,正在印度洋水域执行反海盗任务的两名意大利海军陆战队员,开枪射杀了两名印度渔民。印度司法部门随即逮捕了两名意大利军人,并以谋杀罪提起诉讼;意大利政府则以“误杀”和“事发地点位于公海”等理由表示抗议。双方在案件性质、管辖权限和适用法律等问题上分歧严重,由此陷入长期的法律和外交纷争。曾任意大利外长的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利尼在2014年上任后不久即发表声明,对印度方面在本案中的做法表示“失望”,并称本案久拖不决将影响欧印关系大局。据悉,意大利目前已将此案提交国际法院仲裁,并拒绝将其中一名以保外就医为由返回意大利的被告人送交印度,引发印方强烈不满。欧洲舆论普遍认为,这起案件仍将是欧印关系转圜的主要障碍之一。
其次,欧盟和印度长期以来并没有真正将对方视为主要的“战略伙伴”。相对于中、美、日等大国而言,印度显然难以挤进欧盟对外战略的优先位置。印度则深谙欧盟机构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软肋”,更加倾向于把重点放在加强与英、法、德等欧洲主要国家的双边关系上。从印度总理莫迪在过去两年间绕开布鲁塞尔高调访问伦敦、柏林和巴黎,可以明显看出这一点。
第三,欧印双边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陷入僵局。毫无疑问,经贸合作是欧印战略伙伴关系的出发点和压舱石。尽管欧印互为主要的贸易伙伴,但双方在一系列贸易政策问题上的分歧也很严重,导致双边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BTIA)自2013年就陷入停顿。欧盟要求印度大幅降低针对欧洲汽车零配件和葡萄酒的进口关税,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并以此作为重启BTIA谈判的前提条件;印度则要求欧盟放松对印度技术人员入境欧盟和在申根区内自由流动的限制,并取消对印度医药制品和数字产品的进口管制。据欧洲媒体报道,就在峰会召开之前,欧印双方谈判团队仍在就有关问题进行艰苦磋商。
本报布鲁塞尔3月11日电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驻欧盟记者 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