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安理会3月2日一致通过第2270号制裁决议,这是史上最严厉的涉朝制裁决议。美韩联合军演“关键决断”和“鹞鹰”从3月7日至4月30日举行,这是自1976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史上最严制裁遇上了最大军演,朝鲜半岛或许遭遇了自朝鲜战争停战以来的最大危机,半岛似乎处在战争的前夜。
历史上联合国通过的涉朝决议共有7个,前6个分别是1993年5月11日第825号决议、2006年7月5日第1695号决议、2007年1月14日第1718号决议、2009年6月12日1874号决议、2013年1月22日2087号决议、2013年3月7日2094号决议。
第2270号决议不仅是这7个涉朝制裁决议中最严厉的,而且也是联合国70余年历史上出台的力度最大的非军事制裁决议。该决议涉及范围包括金融、货物、矿物资源等,规定联合国成员国必须对朝鲜的全部进出口货物进行强制检查;实行金融禁令;限制朝鲜战略物资出口;禁止向朝鲜提供航空燃料等。决议还将朝鲜16个个人、12个实体和31艘船只列为制裁对象。
更严重的问题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会遇上如何把握决议精神、怎样解释等问题。3月5日,菲律宾政府官员证实,菲海岸警卫队扣留停靠在苏比克湾的一艘朝鲜货船并实施了检查。结果显示,货船所载货物为棕榈仁,并未发现违禁物品。菲律宾总统发言人马诺洛·奎松说,菲方不会获准这艘货船离港,所有船员将被驱逐出境。但2270号决议明确规定,要尽量避免影响朝鲜民生和人道需求。
3月8日,中国外长王毅回答记者提问时称:“2270号决议不光有制裁,还重申要支持六方会谈,要求各方不要采取任何可能加剧局势紧张的行动。”可见,美韩在此时举行史上最大规模军演明显不符合决议精神。
3月4日,朝鲜政府发言人称:“将对联合国涉朝‘制裁决议’采取坚决的反制措施。”朝鲜国力弱小,在国际上毫无话语权,如果国际社会偏离决议精神,过度对朝制裁,会引发严重后果。张召忠先生说:“你想对朝鲜制裁也好,干什么也好,都需要设身处地站在朝鲜的角度想一想……国际社会如果老是往墙角里逼它,逼急了,就会出事。”
此次危机爆发以来,舆论场上充斥着美韩是否会“斩首”朝鲜的话题。这次演习将由1.5万多名美军和30万余名韩军参加,参演韩军接近65万总兵力的一半。美军将出动战斗航空旅团、海军陆战队机动旅团、“斯坦尼斯号”核动力航母、核潜艇等。从此次联合军演的课目和投入战力的质与量来看,创下了多个历史之最,美韩似乎大有“斩首”朝鲜之势。
笔者认为,美国是在大秀“肌肉”, 醉翁之意未必是朝鲜,也可以说美国不会也不敢对朝鲜“斩首”。主要理由如下——
一是美若对朝“斩首”可能引发半岛全面战争,甚至是核战争。美国不会承认朝鲜的拥核地位,但也不会否认朝鲜拥核事实,应该明白战争的严重后果。人们往往怀疑或低估朝鲜核武的实战性能和运载能力。其实,朝鲜开发核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保而不是进攻,所以,运载工具不是很重要。半岛没有战略纵深,特殊地理环境使朝鲜核武不打出去也会对韩国造成致命伤害。假如朝将一两枚核武运至“三八线”附近, 并将上万门远程火炮瞄准只有40公里的首尔, 美韩联军就不敢摧毁朝火炮阵地, 因为若美韩炮火引爆核武, 首尔和韩国也将毁于一旦。事实上,美国至今还没有对一个有核国家发动过战争。
二是美国对朝鲜内部情况未必都很清楚,如把握不准,就会导致“斩首”行动的失败,后果可想而知。
三是中俄将反对美韩对朝实施任何方式的军事打击。王毅外长明确表示:“作为半岛的最大邻国,中方不会坐视半岛稳定受到根本破坏,不会坐视中方的安全利益受到无端损害。”因此,美国不得不考虑中国有军事介入的可能。
由此可见,美国对朝动武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 其醉翁之意究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美国的战略意图至少有3个:其一是借机强化美韩同盟,阻遏中韩战略靠近趋势,将韩国牢固地绑在美国的战车上。韩国不顾中国反对,决意在韩部署“萨德”反导系统,标志着美国此战略意图已初见成效。其二是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重要的一环,借机调整军力部署,强化美日韩三方合作机制,造成南海和半岛同时紧张的局面,企图构筑从南海到朝鲜半岛遏制中国崛起的战略防线。其三是试图通过最严厉的经济制裁和最大规模的军演给朝鲜施以巨大威胁和压力,促使朝鲜内部发生“变化”,或趁机将美国战略力量推进到中朝边境地带,或将半岛搞乱形成泥潭,使中国深陷其中,可谓用心险恶。
总之,虽然开战的可能性不大,但半岛目前形势确可谓剑拔弩张、危机四伏。3月7日,即美韩大规模军演开始的当天,朝鲜国防委员会和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同时发表声明发出严厉谴责和警告。朝鲜最高领导人指示:“为了保卫国家,必须作好随时发射实战部署的核弹头的准备。”3月9日,朝中社发表题为《勿错判朝鲜警告》的评论称:“朝鲜绝不说空话。”显然,半岛正面临着史上最严重的危机,而且还丝毫不见降温的迹象,国际社会特别是利益攸关方应该作好各种应对准备。
(作者为本栏目特邀评论员、浙江大学韩国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李敦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