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美两国年轻人创新创业的特点,可以看出,近些年中国年轻人对于消费领域、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兴趣浓厚,而美国年轻人则对技术革新、解决难题情有独钟。在清华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吴甘沙看来,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表现越来越好,需要更多年轻人不再停步于“易得”的满足,以极客精神开疆拓土。
我们的优势是技术转化为商业应用的速度更快
中国青年报:目前国内“创业创新”的趋势是科技创业吗?
吴甘沙:有咨询公司发布过一项调查,将创新分为聚焦顾客、效率驱动、科技创新和工程创新四种。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前两种,其实都属于模式创新。原因如下:第一,中国的互联网存在看不见的边界,国外的巨头不一定能进入,即使进入了也不一定能做好,这就存在模式创新的红利,甚至把国外的经验复制一下都可以快速发展起来,在此情况下选择模式创新是很自然的选择;第二,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不一样,年轻人很敏锐,对互联网市场有独特理解,通过模式创新可以凭较低的成本进入市场,这也促使模式创新受到人们的青睐。
我国的科学(工程)创新十分薄弱,科技创业的比例非常低,但近几年有所改变,尤其是O2O模式崩塌之后,有更多的投资人、创业者关注“硬科技”的创新。问题在于,我们在技术上的投入还不够。有人提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说想在某一领域做到专家,必须投入约一万个小时的学习。如果每天工作8小时的话,大概是要5年。现在在技术上投入“一万小时”的人,可能还不够多。
中国青年报:我国在哪些创新科技的研究上走在世界前列?
吴甘沙:从2007年开始,几乎每两年都会涌现一个新科技,比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随着世界的扁平化,很多新科技是“全球零时差”发布的,商业利益驱动加上开源软件的普及,使得我们国家在这些新技术上至少不落后。比如“M2M”(机器与机器对话)的物联网技术,中国是最发达的,人工智能中的语音、图像识别,中国技术也很领先。此外,在新能源、新材料、量子通讯等领域,中国的表现都很好。尤其是中国的市场体量大,意味着技术转化为商业应用的速度更快,这是我们的优势。
现在的年轻人太喜欢“容易获得”的满足
中国青年报:很多创业团队快速成长又消亡,为什么?
吴甘沙:我认为规模发展得太快不好,公司的文化会被迅速稀释,变混乱。小规模的创业中,文化不重要,而大公司没有文化建设,价值观不统一,会造成“既不能同甘,也不能共苦”的状态,有利益时一哄而上,有困难时作鸟兽散。年轻人的创业公司,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发展太快就不稳定。
在国外的创业圈中,会有一个“成人辅导”的惯例,即在几个没有创业经验的年轻人办公司时,会请一位经验丰富的CEO先带上几年,等年轻人在商业上成熟了,再自己运营公司。我们国内的年轻创业者,没有人帮忙,只得靠自己,就会产生一些问题,这个问题说明我们需要完善创业的机制。
中国青年报:我国年轻人身上有“极客精神”吗?有哪些亮点和欠缺?
吴甘沙:从两方面看。第一,我国有很多的年轻人具有“极客精神”。我们曾搞过科技工程大赛,前来参赛的学生有的只是高中、初中生,但是知识面特别宽,对某一领域非常热爱,而且钻研得已经非常深了,让人不能相信这只是个中学生。
但另一方面,具有“极客精神”的年轻人占整体的比例太小了。我认为教育存在问题。家长让孩子们从小就去学画画、学音乐,但又不愿意他们成为画家和音乐家,让孩子去学奥数、去竞赛,却又不愿意让孩子读理科。最后孩子长大了,不知道自己热爱什么。反观国外,家长是非常支持孩子寻找真正热爱的东西的,鼓励孩子们一直向高深处钻研。
其次,“极客精神”鼓励人们选择最有挑战的道路,通过奋斗实现目标。现在的年轻人太喜欢“容易获得”的满足了,缺乏直面挑战的精神。比如爱看电视,不爱看书;再比如玩游戏,倾向花钱买道具来获得满足感。我有时开玩笑说,有种就自己打通关。
第三,我们的年轻人考虑未来不多。我希望年轻人有“以终为始”的态度,这也是“极客精神”的一部分。用未来的愿景去激励自己,想象未来是什么样子,来考虑我现在需要做哪些突破,这应该成为年轻创业者的共同属性。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孙震 实习生 马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