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酒泉4月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又迈出了一大步。今天凌晨1时38分,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以下简称“实践十号卫星”),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标志着我国空间科学进入稳步持续发展阶段。
实践十号卫星是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中唯一的返回式卫星,主要科学目标是利用太空中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开展涉及微重力流体物理、微重力燃烧等6大领域的19项科学实验,主要研究、揭示微重力条件和空间辐射条件下物质运动及生命活动的规律。
和人们所熟知的气象、通信等应用卫星不同,作为一颗科学实验卫星,实践十号卫星只有15天的寿命。尽管如此,在实践十号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力学所胡文瑞院士看来,通过该星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能达到实验环境好、微重力水平高、风险小、成本低、一次飞行可提供较多的实验机会等特点,甚至能够收到一些在载人空间实验站上都达不到的效果。胡文瑞介绍,实践十号卫星在轨飞行若干天后,将利用我国成熟的返回式卫星技术按预定程序返回地球,回收的11台科学实验载荷及实验样品将交付科学应用系统,部分空间生命科学样品还将与地面对比试验结果进行比照。留轨舱则继续飞行3天,舱内8台有效载荷将继续开展流体物理和燃烧实验等实验。
实践十号卫星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抓总负责,其卫星系统及卫星平台研制由航天五院负责,科学应用系统由中科院力学所负责,地面支撑系统研制、建设和运行及有效载荷总体工作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负责,运载火箭系统研制则由航天八院负责,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6次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