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大四学生王悦悦(化名)难以入睡。刚刚,她陪伴的孩子给她发信息:“天冷了,注意身体。”她潸然泪下:“跟这个家庭,早就成了亲人,太难割舍。”
作为一名社工专业的学生,王悦悦在王家桥社区的服务快满一年半了,她们这批即将毕业的义工们,将和新招募的义工进行工作交接。
“一定带新义工去家访,慢慢的协助他们与陪伴家庭建立关系,这样我才安心。今后,也会继续与孩子们保持联系的。”王悦悦说。
这也正是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面临的困窘之一。
2015年,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获得了民政部与李嘉诚基金会合作的“大爱之行——全国贫困人群社工服务及能力建设项目”的支持,在昆明城郊结合部的王家桥社区实施为期一年的“困境儿童家庭陪伴计划”。
“社工+义工的陪伴,协助解决了聚居在城市边缘的困境儿童及家庭的困难,预防了其可能因陷入绝境而存在的潜在社会风险。”“连心”的副主任陈正艳说,“虽然项目已经结题,但对困难家庭的陪伴无法结题。”
为此,今年以来,“连心”只能靠机构自己的力量在延续此项工作,但受资金限制,招募的志愿者和陪伴家庭都减少了一半。
“连心”的困窘折射出目前对流动儿童的救助与帮扶的困窘。
据民政部的抽样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除了57万名孤儿外,还有61万名在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民政部副部长窦玉沛表示,“对这61万事实上无人抚养的儿童,还有对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关爱,我们的福利制度是比较缺失的”。
“连心”董事长、云南大学公共管理(社会工作)学院社会工作研究所所长向荣认为:“社工机构加强与社区基层组织和政府部门的合作,才能在社会治理创新上探索一种可持续的救助与社区自我服务与管理模式。”
近年来,“连心”与昆明市五华区普吉街道办王家桥社区居委会合作,共同建立了社区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二手公益互助店、反家暴社会工作站、隐蔽性庇护所、农民工维权站等,以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手法为社区困境人群提供综合服务。
“长期驻扎在一线,机构社工能第一时间发现社区里最需要帮助的人群并进行及时跟进帮扶。”向荣说,社会组织不仅能有效协助到各级政府部门对社区困难人群进行“兜底”救助,预防社会极端事件发生,也能将基层政府无法关注到的矛盾以专业手法进行化解,并及时将困难人群诉求通过多种渠道反映给政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文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