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出炉、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升空、第一艘万吨巨轮入水……上世纪50年代的东北,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铸就了许多第一,也成为千万年轻人燃烧青春和梦想的热土。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张寒晖《松花江上》
本报记者 铁矛/摄 照片制作 张左
中青报客户端
1956年,抚顺老虎台煤矿,煤矿灯班的“三八”青年女工组。
1956年3月,东北石油一厂,工段技术员和工段长(左)。
1956年2月,本溪钢厂的青年炼钢炉,工人观察钢水的冶炼情况。
1956年,东北石油一厂,青年焊工张福顺。
1956年2月,本溪钢厂的青年炼钢炉出钢。
新中国第一炉钢水出炉、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升空、第一艘万吨巨轮入水……上世纪50年代的东北,作为“新中国工业摇篮”,铸就了许多第一,也成为千万年轻人燃烧青春和梦想的热土。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张寒晖《松花江上》
本报记者 铁矛/摄 照片制作 张左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4月11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