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起爆!”一声巨响,烟尘四起,离爆破点150米处仍能感到脚下轻微颤动。伴随着爆破声,云南鲁甸牛栏江峡谷深处的一处山体被炸碎,石头沿着200多米的悬崖滚落到江中,“咚咚咚”激起朵朵水花。4月12日,由武警交通第三支队义务承担的精准脱贫交通工程——“手扒崖”段公路成功贯通。
烟尘尚未散尽,负责项目的队长夏满庆和几名战士戴着黄色安全帽和口罩,一头钻进爆破现场进行勘察。不到20分钟,夏满庆走出现场,来到负责操作挖掘机的战士杨祖良身边说:“开始吧!”从队长的表情中杨祖良看出,爆破的效果不错,他二话没说爬上挖掘机,就开始清理石头。
“手扒崖”是当地人的一块“心病”
“这条路附着在悬崖峭壁上,只能容1人行走,很多地方甚至需要侧身用手扒着峭壁才能勉强通过,因此祖祖辈辈都称这条路是‘手扒崖’。”银厂村村干部黄安周介绍。
“手扒崖”小路位于云南鲁甸县“8·3”地震重灾区的火德红镇,长约5公里,机车、南筐、银厂、李家山4个村的百姓多年来只能通过这条在峭壁上开凿的小路与外界联系。
陡崖上的这条小路是当地人的“心病”,由于路太险峻,说不清究竟有多少人走路时掉下悬崖。一个村民说,这条路上有一年就掉下去3个人,最后连尸首都没找见。
“我们是这样走路的。”67岁的村民黄安国一手抓着崖壁上的石头,小心地抬起左脚,贴着内侧迈出一小步,站稳之后又迈出另一只脚,他给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现场模拟当时走“手扒崖”路的情景。
对黄安国来说,在悬崖边行走再熟悉不过了。往年收获的季节,他早上6点就背着红薯、核桃从家里出发,9点左右才能到火德红镇上。卖完农产品返回时,还会背一包肥料回家。
当地政府也想打通这条路,于是请了本地施工队修路。可没想到,“开工8个月花了92万元,施工队才修了300多米,最后他们修不下去了。”火德红镇镇长何开阳说,鲁甸县把情况向上级单位汇报,昭通市向武警部队请求支援,“武警的效率好高呦!去年11月下旬派人勘测,12月初39名官兵和24台机械就进驻到镇里了。”
为了节约时间,进驻后的第二天90后排长刘勇伸就去勘察地形。由于崖壁陡峭根本没有立足之地,战友们只能用绳子把他放下去进行高空作业。
“心里太紧张了,刚来的时候哪知道要用手套。”刘勇伸挎上单反相机,徒手往下降。由于岩石松动,他好几次都踩空了,赶紧拽住绳子,手掌都被安全绳磨破。
“上去的时候更难,要停下来休息好几次。爬上去之后接近虚脱,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刘勇伸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心有余悸。
修路的“老革命们”遇到了新问题
武警交通第三支队工程股股长李青刚来到施工地,就领教了这里天气的厉害。山上与山脚落差有1000多米,一座山上可以看到四季,有时山上下雪,山脚下却野花烂漫。山区的风太大,官兵们在驻地挂上的新条幅,三五天就被风刮烂了。
相比起修路的难度,天气恶劣又不算什么了。挖掘机操作员杨祖良说,当地有句歌谣形象地比喻“手扒崖”:“猴子过路穿脚笆,老鹰飞过流眼泪。”
1988年出生的他已有7年的挖掘机操作经验。2016年1月15日上午,正在清理路面的他,突然听到警戒员发出的哨声。“有情况!”他挂上倒挡立即向后退,一块三四吨重的石头已经从十几米高的山上落下来,正好砸在驾驶室前面的工具箱上,挖掘机瞬间就被挤到一米开外,左侧履带三分之一已经悬空在悬崖边。
“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在驾驶室里足足坐了好几分钟。”最后,杨祖良在战友的指挥下,一点一点向陆基内侧挪动挖掘机,十几分钟后,才脱离险境。
武警交通三支队副总工程师毛瑞兵是一位见多识广的修路专家,但这条路却让他很头疼。
“我们要在悬崖修路,机械的工作面太窄了,影响施工进度,加上上面是绝壁,修的过程中石头经常掉下来,施工官兵很危险。”他介绍说。
有一次,毛瑞兵看到一个施工人员在打炮眼,他头顶上方一块0.5方大小的石头松动掉下来。这名战士听到声音本能地一闪,石头砸在了脚边。眼前的险情把毛瑞兵吓出一身冷汗。
他说:“后来我越想越害怕,很多官兵都有妻儿老小,谁也无法预料这样的事情会不会再发生,我们只能工作时更细心一点。”
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毛瑞兵也遭遇过险情。有一次测绘数据,脚下踩着的一块山石忽然松动,失去平衡的毛瑞兵一把抱住旁边的山松,才没有跌落山崖。
恶劣的作业环境也锻炼了官兵们的作业能力。“通过此次练兵,可以锻造出一批能够应对复杂自然环境的指挥员和操作手。”一名参与施工的干部在总结材料中写道。
武警部队精准扶贫在行动
每天中午,参与作业官兵的午饭都是用保温桶送到工地的。由于工地处于峡谷地带,有时一阵狂风袭来,工地上沙尘弥漫,饭菜就被蒙上一层黄土,吃到嘴里“咯吱咯吱”响。爆破员冯利军开玩笑说,这属于原生态补钙。大家笑一笑,接着埋头吃饭。
当地老百姓对官兵们充满敬意。银厂村老党员黄安友说:“武警官兵就是‘天兵天将’,过来给我们开路,让大家致富。”
火德红镇李家山村村民肖江介绍,从他家开车到银厂村要一个半个小时,“手扒崖”段公路一旦修通,只需要三四十分钟就可以了。
“我家有花椒和核桃,一共十几亩地,我自己也有面包车,道路修通之后卖农产品就很方便了。”肖江高兴地说。
“他可不简单,除了花椒核桃,还有钢材生意呢。”一旁的火德红镇镇长何开阳笑着说。精明的肖江发现地震灾害后,大家都需要重新建房,他就做起了赊销钢材的生意,等乡亲们的补助下来后再给他钱。这条路打通后,将会大大降低钢材运输的物流成本。
武警交通第一总队政治委员邓秀俊介绍,截至4月10日,官兵们已清理石方8.2万余方,土方4.5万余方。“道路打通后,将极大改善当地群众的出行问题,有助于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何开阳充满感激地说,修路就是武警部队精准扶贫的方式,路通后,当地樱桃、花椒、核桃得以运出去,这能实实在在提高老百姓的收入。他还预计,红石岩堰塞湖整治工程完成后,这条公路还将对牛栏江沿江风景带的开发产生积极影响。
本报云南鲁甸4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