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我们学校部分师生到北京参加夏令营集训活动,住在尚丽外国语学校。一天,篮球场上一位又高又壮的外国人进入我们的视线。喜欢打篮球的老师和同学很快就与这位大个子老外“打”成一片。他身高体壮、动作敏捷,偶尔会像“大鲨鱼”奥尼尔那样将球扣进篮筐。场边响起阵阵欢呼,他则扭过头调皮地笑笑。
晚饭时我们恰好坐在了一桌。他说他叫兰斯(Lance),来自美国肯塔基州,毕业于康伯斯威尔大学,现在一所中学教书。这次他是利用暑假来北京参加交流活动的。
此后半个月,我和兰斯进行了多次交流,谈论的话题从中国人口到印度人口,从橄榄球到篮球,从肯塔基州州歌到美国国歌再到京剧……兰斯说,他最喜欢的节日是感恩节,因为,相较于圣诞节时的赠送礼物和聚餐,感恩节更加有意义。兰斯认为,现在很多美国人都很傲慢。见识还不够多的我对他的观点无法置评。我告诉他,我们中学约有8000人,他很吃惊。看了我们学校集合时的照片,兰斯说他对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有了直观的感受。
一天,一位四川同胞加入了我们的交流。听到“四川”,兰斯以他只会说“谢谢”的汉语词汇量,硬是挤出了“白酒”二字,说到他家乡小镇起源于1792年的名酒波旁威士忌(Bourbon)。当我们调侃起“川普”时,兰斯也兴致勃勃地向我们展示了他家乡的方言,如“How are ya(you)”。他无奈地说:“美国其他地区的人也经常拿方言取笑我们。”
兰斯回国之前,我们为他举办了一场简单的送别会。他献唱《We will rock you》,让送别会气氛达到高潮。我们的书法老师写下“友谊长存”4个字送给了他。兰斯说,他希望第二年再来中国。
每一个人的谈吐风度都带有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深沉底色。我与兰斯相处、交谈只有短短半个月,但这半个月,让我们对彼此、对对方国家都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我们都是平凡的小人物,我们的交往中没有政治,无关利益,但我们却乐在其中。我相信,中美交流离不开一个个小人物、小事件。
(作者简介:张曼莉,安徽省太和中学高三学生)
本栏目欢迎读者投稿,投稿邮箱chinausa@aoyou.com
张曼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