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渐成热门词语是去年的事。2015年“五一”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特别节目《大国工匠》,一下子将长期默默无闻地隐匿于车间、实验室的8位能工巧匠,从幕后推到了台前,成为举国瞩目的焦点。一时间,探讨“什么是‘工匠精神’”,呼唤“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研究怎么培养“工匠精神”之类的文章,遍地开花,此起彼伏。
今年全国两会,“工匠精神”进一步从民间走向“官方”,因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这个词而推波助澜,使得“工匠精神”快速火遍神州。各地省市级传媒铆足劲头不惜拿出多个整版,集中挖掘、推送本地的民间大师、能工巧匠,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然而,与轰轰烈烈的典型宣传相比,与自上而下的文件要求相比,老百姓对于各类“工匠”的态度,除了因叹为观止而产生感动与敬佩,很少有人会想步其后尘。
敬佩归敬佩,流泪归流泪,却不付诸实施,以其为榜样,发愤成为其中的一员,这是特别不正常的现象。
何以如此?只需要征询一下周围的百姓,便不难得到答案。众所周知,大凡民众趋之若鹜的职业或岗位,必定有其不同寻常的吸引力;而那些众人避之唯恐不及或不愿费神去争取的岗位或职业,也必定缺乏相应的吸引力,或者即使有一定的吸引力,也仅同鸡肋,要与不要都无所谓。
在我国,“工匠”即是如此。看过《大国工匠》者都会知道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的传奇事迹:仅仅依靠双手和传统的铁钻床,便能快捷、精准地在一个零件上打出36个直径细如发丝的小孔,而且通过检验一点不差。一个零件价值100多万元,胡双钱35年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然而,就是此等能够媲美于熊猫的稀缺“工匠”,虽然每周平均要有6天泡在车间里,但作为一名一线工人,他却没能给家里挣来更多的钱,只是带回了一摞摞的奖状证书。直到一年多前,一家人才从蜗居了十几年的30平方米老房子里搬出,贷款购买了上海宝山区的70平方米的新家。反差如此之大的梦想与现实,如何能够安慰工匠大师们的付出?又如何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继承他们的绝活呢?
“工匠”大师虽然技艺惊人,但在生活上也都是肉体凡胎,也有改善生活、向往美好的基本需求。大师们若能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坐怀不乱”,确实精神可嘉,不可多得;但若能够劳有所获,付出与收入对等,能够心无旁骛、满怀自豪与自信地体面工作,这些身怀绝技的工匠,岂不会有更多的激情奉献?
《大国工匠》中的8位传奇工匠,显然都是央视精挑细选的国宝级代表人物,他们的生活窘境会不会因为央视的报道而有突变,笔者不得而知。能变,固然很好;不变,也不难理解。让人感到忧心的是,放眼全国,与这8位传奇工匠同样身怀绝技的各类大师们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生活状况难免窘迫,而且这种窘迫肯定不会因为《大国工匠》的播出,以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迅速发生改变。
古语云,民以食为天,安居才能乐业。我们不指望每一个“工匠”大师都能像许多影视歌星那样以一嗓子赚足百姓的一辈子,但他们至少应能以贡献论待遇而荣居社会的中上层,能够被超过半数的芸芸众生羡慕和嫉妒,进而成为年轻人立志追崇的偶像。
过去的几十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处于急速奔跑的特殊时期,从供应短缺仰头猛赶到产能过剩,甚至来不及看一眼沿途的风景,又怎么可能有时间、有耐心培养“工匠精神”?处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相交的特殊时代,在全民逐利、赚钱为王的大环境下,伪造模仿盛行,劣币驱逐良币,“工匠精神”哪来生存的土壤?
令人可喜的是,国家已经开始重视创新,工匠精神已被请出闺阁,全民重视技能、崇尚技能的风气正在形成,“工匠”的地位和待遇有望提高,此将成为国之幸事和民族盛事。
“工匠”理当不寂寞,而不是一味被要求安贫乐道、“耐得住寂寞”,这是最浅显的公理。
(作者系浙江永嘉学院教授、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