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Good News

穿越70年的爱心接力

陈婧 《 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4月22日   10 版)

    扫码感受这穿越了70年的爱心传递吧

    想象一下这样一个场景——你被骤然扔进一条看不到一丝光亮,也看不到出路的隧道,突然,远处有人向你投来一束光,给了你一点干粮,远远的声音告诉你,“一定会走出去的,因为我曾经走出来过”——也许,只有真正身处这样困境中的人,才能体会这一束光、一句话、一点食物的分量。

    8岁的叙利亚男孩查希尔(Zaher)体会到了这种感受。和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一样,战争毁了他的家,现在他和家人流落到了约旦的伊尔比德。从遥远的美国芝加哥,78岁的老人尼奇(Nitsch)向查希尔投来了那一束“光”——确切地说,是一封信和一个包裹。

    这是一次穿越了70多年岁月的爱心接力。

    1945年,尼奇的处境与查希尔无异,作为一名流离失所的“二战”难民,他与家人在德国西部的一个难民营生活了2年。那是一个从遥远的美国邮寄来的包裹。“当我们打开它时,我的妈妈就哭了”,尼奇回忆,“那包裹里装满了食物,有葡萄干、水果罐头、咖啡、可可粉、腌牛肉和午餐肉。”

    “这一定是天使在天堂中吃的食物。”即使已经过了70多年,尼奇还记得自己一边吃着这些食物,脑海里一边浮现出的夸张念头。2年间,尼奇的家共收到过15个这样的“爱心包裹”。

    “爱心包裹”在今天听起来已经是一个普遍被运用的通称,但是最初创始这种“爱心包裹”的是一个于1945年建立的,名为“合作援助和援外”的组织。这个组织的英文缩写就是英文单词“CARE”,意为“关爱”。尼奇一家就是第一批收到“爱心包裹”的家庭。1964年,当尼奇来到美国之后,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找到了10年前给他的家人送去关爱的皮驰斯(Peacheys)一家,两家人成为至交。

    如果故事就此结束,倒也完满。不幸的是,70多年后,叙利亚的内战制造了“二战”之后最大规模的难民潮。当CARE组织再次找到尼奇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最新一轮的“爱心包裹”计划——在叙利亚战争爆发5周年之际,由“二战”难民写信和寄送爱心包裹给叙利亚难民儿童,带给他们“希望与关爱”,CARE组织的公关总监布莱恩介绍说。

    尼奇在给查希尔的包裹中,放入了一架自己用纸折的飞机。在机翼上写了“查希尔航空公司”的字样,尼奇想起在难民营中,作为一个孩子却没有任何玩具伴身的日子。

    尼奇还在包裹中放入了一张他与自己的宠物狗森塔的照片。当年为了逃难,他不得不舍弃了爱犬,为此当时还是孩子的他哭了很久。

    因为逃难而没有机会好好上学是尼奇最遗憾的事情,他希望查希尔有机会接受教育,于是在包裹里放入了学习用的笔和本子,尼奇在被翻译成阿拉伯文的信中劝慰道,“希望你的生活也会很快变好。”

    87岁的“二战”难民海尔格(Helga Kissell)也是爱心包裹的受益者。在逃难到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乡村后,海尔格与一名名叫利奥(leo)的年轻美国士兵成为朋友。利奥回国后与他的家人一起给海尔格寄去了爱心包裹,几年间相互寄了100多封信后,两人坠入爱河,利奥叫海尔格来到美国,与他结婚。

    海尔格将这段故事,通过“爱心包裹”计划,在信中与现居约旦的16岁的叙利亚女孩萨洁达(Sajeda)分享。海尔格知道这个少女在想什么——在叙利亚的家、种满花草的院子以及与家人、朋友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那些都一去不复返了。

    “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这是很不容易的!我知道这点。”海尔格写道,“要永远记住那些美好的时光,并且期待未来将带来的东西。”黑暗总归不会是没有尽头的,过来人海尔格笃定地说,“往后会有好日子的。”

    萨洁达看到信后哭了。“如果问我留在叙利亚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我会说,那就是我自己。”萨洁达说,“但是看到这封信后,我仿佛又感到了我自己的存在。”“我想要感谢海尔格,即使我没有真正见到她,但现在她在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萨洁达说。

    目前,CARE组织已经向社会征集了超过1000封为叙利亚家庭写的“希望之信”。这些信或长或短、内容不一,但是传达出了同一个讯息:要让这些家庭和儿童知道,他们没有被遗忘,并让他们相信未来是光明的。

和作为90后的马克思相遇
一位网络女主播的日常
穿越70年的爱心接力
我们需要更严肃更认真的娱乐
一周暖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