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瓷砖地板、独立厨房、带热水器的卫生间……这是贵州敦操乡敦操村村民梁小积的新家,占地100多平方米的3层新房里,处处散发着致富新生活的气息。
“生活的变化真是太大了。”梁小积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以前,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广种薄收只能满足温饱;如今他在乡里做装修工,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就能挣几千元。
梁小积所在的敦操乡过去是有名的一类贫困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长顺县的最南端,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人均耕地不足1亩,全乡62个村民组,分散在麻山腹地中,有的村民从家门口走到乡里买点生活用品要走上七八个小时。
2012年4月13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刊发《贵州大山深处的“背篼干部”》,报道了敦操乡干部们不论严寒酷暑,背着几十斤重的背篼穿行在山间,为村民们送去生活用品的同时,带领村民探索脱贫致富道路的事迹。
时隔4年,记者再次走进敦操乡,发现精准脱贫的攻坚战正在这里打响:一座座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移民搬迁房排列得井然有序,深山里,村民们开始陆续移民搬迁;新建的幼儿园让村里的娃娃有了新的乐园;干净整洁的水泥路让交通更加方便了,随之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短短几年时间,这个国家一类贫困乡,从许多人眼里的“穷山恶水”变成今天的“美丽乡村”。村民们说,这些年埋头苦干的“背篼干部”,为山村带来了大变化。
高高瘦瘦、皮肤黝黑的寇堂虎是敦操乡的人大主席,也是当地人口中的“背篼干部”。每次只要向外人谈起敦操乡的变化,寇堂虎总是两眼放光。寇堂虎记得,4年前,进村的碎石路盘在半山腰上,路面布满了大坑和碎石,路的一侧是山体,另一侧就是峭壁,遇到险陡路段时,需要手脚并用才能通过。如今,大约三四米宽的水泥硬化路已经直接通到村里,在转弯险要处还有护栏等设施。
长期以来,敦操乡的群众依靠传统种植模式发展农业,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地形的先天劣势导致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给群众增收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调整产业结构,“背篼干部”们积极对接扶贫项目,准备带着乡亲们大干一场。
令寇堂虎没有想到的是,计划一开始进行得并不顺利,他挨家挨户地劝说大家做好扶贫项目,但几乎没有人接受他的建议。“被拒绝好多次,很泄气。”寇堂虎觉得有点委屈,“村民们思路跟不上,胆子小,宁愿受穷,也不敢‘冒险’搞产业。”
在当地农民看来,相比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种玉米是更为保险的选择,起码能保证家人的温饱。“种其他的经济作物万一卖不出去呢?”
经过几年的努力,“山门”逐渐打开的敦操乡,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村民发生从“什么项目我都不做”到主动询问“有什么项目适合我”,从以前的“推着走”变成了现在的“主动干”。
“你家粮食够不够吃?”“下次需要我帮你带点什么?”这是几年前寇堂虎背着背篼进村时和村民交流最多的话题,“当时考虑得最多的是村民如何生存的问题”。
如今,这个问题变成“你想发展什么项目?”现在,“背篼干部”们基本不用再为村民送柴米油盐,而是想尽一切办法送项目,为村民多找几条增收致富的路子。
“我们慢慢地放下了有形的背篼。”寇堂虎说,“帮助村民脱贫致富成了每一个人肩上无形的背篼,越来越重。”
如今,坐等政府“送钱、送粮、送物”的现象大大减少。看到脱贫希望的群众开始主动找政府要政策、要项目,寇堂虎很满足,“这一天等了好久”。
46岁的韦家国是村里的种植大户,去年种了10亩钩藤,同时他还在乡镇上的一家企业上班,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固定收入。他粗略算了一下,一年能有上万元的存款。
“在外面打工工资低,消费高。如果再遇到家里有个什么情况,一年下来根本存不了几个钱。”如今,韦家国安安心心地在家门口做好乡土的“文章”。
“背篼干部”们说,2013年开始,扶贫项目一个接一个涌进敦操乡。村里家家户户都开始依据自己家的情况,或种植钩藤等经济作物,或发展养鸡、养羊、养蜂等养殖产业。去年,全乡共种植中药材钩藤4418亩,覆盖农户1200户;新发展养蜂600箱,受益农户300户;发展绿壳蛋鸡养殖7.5万羽。老百姓嘴里的“一种三养”的产业格局逐渐形成。
收入多了,生活也都改变了,很多村民终于换掉了黑白电视机,换回了“大彩电”。现在的敦操乡,大部分村寨已经通了公路,客运车也通到了农户的家门口。极为偏远的14个村寨全部进行扶贫搬迁。
村民的腰包鼓了,思想变了,村里的基础设施好了。“背篼干部”们相信,这条精准扶贫的路子找对了。
敦操乡党委书记陈勇对全乡的整体脱贫、致富有着更长远的打算。在陈勇看来,现在村组干部的素质,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人才是敦操乡最急需的。他把目光聚焦到了从敦操乡走出的大学生,他希望,这些大学生能回乡。
2012年采访时,记者曾问“背篼干部”曾德凯:“什么力量推动着你们这么执着?”他指指山沟深处说:“那里有我们的根。”如今,陈勇盼望着那些飞出大山的“凤凰”们也能指指家乡的方向,带回脱贫致富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