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的成长是在社会塑造与自我选择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就一代人的共同状态而言,社会塑造机制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
社会变迁的节律越快,就越会引起人们对一个世代(或一代人)产生存在和相互更替的时间间隔的主观感受缩短,就越难免会引起前一代人对后一代人的诸多不理解。
对于一代人的印象式的判断,尤其是以点代面的印象式的判断,常常有害于代际融合和社会团结,例如,认为80后是叛逆的一代,90后是自我的一代。
客观认识社会变迁中的青年世代现象
社会学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为客观、全面地认识社会变迁进程中的青年状况和世代现象,提供了一种比较可靠的帮助。
80后、90后,作为一种世代,首先是基于一定的个人年龄特征和社会年代特征,其实质是经由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塑造,从而呈现出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特征。
80后即于1980~1989年间出生的人,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代:出生在改革开放开启的80年代,成长在全面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90年代,成熟在中国加入WTO的21世纪初期。因此,在80后身上,新的价值观念、人格特征和行动方式开始生长。最主要的表现在,自我意识强烈,注重个性,心态开放透明,乐于接受新事物,具有普遍主义价值观(如注重公平、平等),富于求实精神(尊重事实、注重规则等),日益世俗化倾向(强调利益、讲究实惠)。他们不仅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出生的几代人(50后、60后)之间形成了巨大区别,而且与他们十分接近的70后之间也存在很多不同。这便是普通意识中认为80后身上发生“变异”的根本原因。
90后即于1990~1999年间出生的人,他们出生在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和深入推进的重要年份,成长在中国现代化全面起飞的阶段,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开始凸显,并成为支配其社会行动的重要动力。在价值观及其取向上,他们表现出从着重追求个人生存层面的目标,逐渐向着重追求个人发展层面的目标,再到最后向着重追求个人幸福的目标迁移。90后更加明显地表现出作为现代化发展一个重要趋势的人的发展上的个体化倾向。
因此,即便与80后一代相比较,90后在特质上,不仅是更加理性化的一代、更加人本化的一代、更加世俗化的一代、更加娱乐化的一代,而且也是更加个性化的一代。这可能便是普通意识中认为90后变得更加“自我”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80后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代,所以,笔者曾提出,就对于能够表征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80后及其以后来说,“新生代”一词似乎具有特定的概括性和表现力。
“新生代”的核心特质
“新生代”就是指80后及其以后的青年世代(至今主要包括80后、90后、00后)。由于共同的年代、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塑造,他们总体上在价值观和行动方式方面表现出很多共同特征,这种总体特征或核心特质决定了他们可以被称为“新生代”。然而,他们之间又存在一定的区别,正是这些特定的区别决定了他们被称为80后、90后、00后。更进一步说,即便在每一代人内部,也还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区别,因而,在每一代人内部存在着一定数量的世代单元,换言之,80后、90后、00后各代人又都是由一些更小的群体所组成的。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现代化发展日益加快的情势下,“新生代”表现出以下重要动向:随着个体化进程展开,他们的公民素质在生长,不仅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努力加以维护,而且能够意识到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并勇敢地担当。随着中国进入现代化起飞阶段,从一个匮乏型社会向一个富裕型社会迈进,“新生代”身上最先表现出需求层次逐渐提高的趋势: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沟通的需要——参与的需要——表达的需要。在中国社会所处的多元时空坐标背景下,后物主义价值观在80后身上开始浮现,在90后当中进一步彰显。
综合来看,“新生代”在社会维度上所表现出的新特质有:强烈的社会参与动机,对公益事业热心,更专业的公共服务意识,对不同价值观的宽容,自觉的环保意识,等等。而在个体维度上所表现出的新特质有:强调个性的价值,珍爱生命的意识,开放、透明的心态,直率的情感表露方式,广泛的非功利的兴趣爱好,积极的休闲态度,不愿扭曲人性,厌恶形式主义,等等。
当然,与此同时不容轻视更不应忽视,“新生代”也存在着由于时代和社会的局限性所导致的问题:拒绝遵从权威,丧失神圣性,缺乏历史感,不愿过分自我约束,心理承受力弱化,等等。
青年的成长是在社会塑造与自我选择这两种机制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就一代人的共同状态而言,社会塑造机制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及日臻完美,需要社会结构的不断优化作为基础性前提,需要社会文化形成强有力的导向体系作为促进条件,所以,成人世界不应该苛求青年、指责青年,而应该要求社会结构与文化精神不断趋于完善。成人世界不应该从某种片面印象出发给青年一代随意贴标签,而应该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努力开展对青年的科学研究。
沈杰(北京青年研究会会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