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5月1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劳模创新工作室:博士生“头脑风暴”的地方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晨 通讯员 王钰慧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5月10日   10 版)

    在东北大学信息学馆东南侧,三个10多米高的风车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两个三叶片风车随风旋转,还有一个特殊的风车,两十字交叉的圆环状风车叶片,旋转起来像个圆球。 

    这是劳模创新工作室孙秋野主攻的课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验平台”的一部分。所谓劳模创新工作室坐落在东北大学信息学馆308室,是以全国先进工作者张化光教授名字命名的。这也是博士生经常进行“头脑风暴”的地方。

    “在谷歌的AlphaGo与韩国棋手的比赛中,用到的一个关键技术模块,就是通过决策神经网络与评判神经网络互相协作,以此来完成目标,这与张老师正在指导我们做的自适应动态规划课题的核心技术高度契合,老师总是带着我们在学术的最前沿探险。”一名学生说。

    在张化光的倡导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筹建了电类专业创新实验区,在校学生不分专业年级,只要有兴趣,都可以申请到实验区学习,在本科教学过程中就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程实践能力。

    “实验区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为学有余力者提供自主制作、自主开发、自主课题研究的工作平台,我们的宗旨就是为学生创造科技创新环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水平和基本工程素质。”张化光说。

    “有项目才能出成果,才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一定要抓住科研项目这个拔尖人才培养的牛鼻子。”在张化光看来,科研项目堪称拔尖人才培养的绝佳阵地, 他带领电气自动化研究所的成员,努力争取一个个有价值的科研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在实践中指导学生学习。

    在“流体输送管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高精度泄漏检测定位技术”项目研究最关键的时候,张化光和工作室的成员带领研究生实行几班倒的工作方式,每天24小时不间断监测数据,夜以继日地跟踪系统运行,并在现场带领学生及时更改系统,最多改版了50多次,学生们收获了很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实战经验。

    每个星期三下午,工作室都会开展“劳模下午茶”活动,激发广大教师的灵感,引导他们主动创新教学和科研方法。一名青年教师表示,张化光老师在“劳模下午茶”活动上与大家分享了许多宝贵的教学科研经验。学术专题报告会,名师沙龙活动,创新成果分享交流会、成果展、演讲会……在工作室和东北大学工会联合开展的各类活动中,张化光与工作室其他骨干现身说法,与教职工分享自身的奋斗历程、工作智慧。

覃政:只做超越时代半步的事
劳模创新工作室:博士生“头脑风暴”的地方
VR/AR产业征集国家及行业标准
观点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