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5月20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暖评

感谢在快时代慢下来精耕的工匠们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5月20日   09 版)

    从硕士到博士,从象牙塔里的“理论突破”到无线供电系统的“实战突围”……进入南方电网广西电科院4年时间的祝文姬,用19件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实用新型专利、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率领团队开创了全球电动汽车无线供电新时代。

    这么牛的成绩单,而且还是个80后,你一定对她的故事非常感兴趣。

    跟其他记者一样,我也是带着听新异、动人、奇妙、天才故事的心态走近她的,想听到诸如像牛顿冥思时被苹果砸了脑袋、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爱迪生做实验差点被硝酸弄瞎眼睛之类的“事迹”,在与众不同的“典型事迹”中发掘精神闪光点。可问了很多,看了很多,很失望,她身上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让人眼前一亮、符合我们对科学家天才想像的新奇事迹,有的只是我们这些外行人听起来很琐碎平常、不断重复、不断推倒重来的工作。可这个80后就是在这些看起来很琐碎平常的工作中,创造了让国内外同行惊叹和羡慕的科技进步。

    看起来很平常很平淡,但细细品味,让人感动的就是这份平常,在繁琐重复的工作中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科学没有捷径,哪有那么多天才和奇迹,我们看到的只是令人瞩目的结果,却看不到他们在无数次重复实验中的耐心、专注、细致和每一个关键点都不能马虎的严苛。

    投资人徐小平的一句话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而幸福的奋斗者都是一样的。他们好学、敬业,在别人看来特别简单、没什么意思的行业里,凭借敬业和重复实践的意志,做出卓越的事业。

    这番话说的不正是祝文姬吗?其实说的也是每个成功者。敬业和重复实践的意志,是每个优秀的人都必备的素质。常人与卓越者最大的距离也正在于此。

    浮躁的社会中,这种敬业、重复实践的意志和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有一种动人的力量。

    在快得让人窒息的焦虑氛围中,人们都热衷于追逐着快的刺激,以快为美,追求一夜成名,一纸风行,一张图让你了解,一次行动登上头条,一分钟创造奇迹,一次创业成为亿万富翁,每个人都像被施了魔法上了发条,使耐心、沉浸、安静、细致变得越来越稀缺,使“勤劳”成为贬义词,使“专注”被人嘲讽。

    可在一片喧嚣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被那种快节奏所干扰,而坚守着自己的职业所需要的慢节奏,岿然不动,慢慢打磨精品,慢慢追求卓越,慢慢为突破和蝶变进行点滴的累积。在快速的变动所虚化的模糊背景下,这些慢的剪影更加动人。

    实际上,能够让人记住、不断创造出影响人类的文明成果、推动着社会前行的,恰恰是那些在热闹的舞台上看不见他们身影的人,专注做那些看起来很慢的事业。

    不只是科研,每个行业都需要这种精神。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在业界有着很好的口碑,出了很多新闻精品和特稿经典,成了行业写作的一个标杆。远有《最后的粪桶》、有《回家》、《永不抵达的列车》,新近有《湍流卷不走的先生》、《无法呼吸的村庄》。谈到“冰点”为什么能出这么多精品,负责人从玉华说:“冰点”其实像是一个十几个人的小作坊,我们都说自己是手艺人,如果有人写稿的时候背景没有化开,文章比较粗糙,上下过渡、起承转合不自然,我们就说:你做得太差了,我们要求你的文字处理起来没有线头,没有瑕疵。

    在新闻生产求大、求快、追热闹的流水线生产节奏下,正是小作坊手艺人的专注、安静、精雕细琢,反抗着流行的“差不多就行了”“已经挺不错了”“那么认真干嘛?”,从而生产出那些撼动人心、影响并推动社会进步的精品。

    在别人看来特别简单不断重复的工作中以作坊工匠的精细去打磨和创造,你也能成为祝文姬,你的工作也能成为自己行业中的“冰点故事”。

    跟评

    @王中献:“板凳宁坐十年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朝着最初定下的奋斗目标进发,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成为所从事专业的行家里手。

    @徐闻峰:有一颗不平凡的心,支撑起自己对职业的热爱;用不平凡的坚持,诠释她心中的工匠精神!

    @张春飞:这又一次印证了:把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好了,就是不平凡。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打磨,扛得住责任,人生终究会辉煌。

    (张敏整理)

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5月20日 09 版

爱的循环
70后“牧影人”康家聪:青春的电影不散场
明明就是感动
感谢在快时代慢下来精耕的工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