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当上了校园荣誉室的义务讲解员,第四军医大学“张华班”班长罗雨声的生活节奏变得忙碌而充实——“大讨论后,每个周末都会有上百人来参观。”罗雨声的任务,就是为前来瞻仰烈士遗物的同学们讲解英雄生平和精神,“大家听得认真,我讲得起劲,不知不觉嗓子就哑了”。
罗雨声所说的“大讨论”,是指前不久学员旅团委组织的一场辩论会“张华PK韩剧大兵:到底谁是真英雄?”
1982年7月11日,第四军医大学学员张华为救跌入粪池的老农献出生命,引发了全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人生价值的大讨论。而近日这场源于张华精神、针对热点话题的讨论辨析,则是该校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环。
作为一所军事医学高等学府,第四军医大学把脉80后、90后的身心发展规律,拓宽团组织辐射空间,精心设计多项内容,潜移默化融入学员的学习、生活各个环节,以共青团的持续凝聚力引领青年军医成长成才。
为“小船扬帆”定向领航
张华的故事发生在34年前。张华的英雄行为,引发了一场“大学生救老农到底值不值”的全国性大讨论。讨论有力回答了潘晓发出的“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的人生疑问,对战胜价值迷失、实现道德崛起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刚刚步入改革开放的青年一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精神洗礼。
34年来,“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张华精神已成为四医大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坐标。张华牺牲第二年,四医大就涌现出抢救受伤游客的“华山抢险战斗集体”。从此,“两华精神”成为该校最宝贵的育人财富,被注入教书育人的每个环节。
2015年,四医大学员辛培源偶然得知:因一场大火,来自甘肃庆阳的4岁女孩杨倩倩全身50%重度烧伤,前期的数十万元治疗费令这个普通农民家庭一筹莫展。“看见了就得帮!”作为该校“张华传人志愿者服务队”队长的辛培源,立即四处联系公益组织,并在第一时间将募捐信息在微信朋友圈发出。一传十、十传百,消息很快扩散开来,小倩倩得以顺利完成植皮修复手术。
当大家为这样的爱心义举纷纷点赞时,辛培源在网上的回答却异常简单:“我的同学叫张华。”事实的确如此,“我们入学,拿到的第一本书是《华岳魂——张华传》,上的第一堂课是《富于理想,勇于献身》,举办的第一次集体活动是到张华烈士纪念碑前宣誓……”学员旅“张华连”连长涂娜妮说,从入校第一天起,张华精神就被灌输进学员的精神血脉,成为引导这些青年军医的“精神灯塔”。
从新生入校军训,驻队干部和政治教员就已开始了大规模的思想“摸底”,他们和新生“一对一”攀谈、交心,拉近距离。下部队拉练时,则鼓励学员和基层官兵结学习对子、交长久朋友。毕业分配前,还会邀请全军英模到学校面对面校座谈交流。课堂上的价值观辨析、课堂外的谈心讨论,以及体验式的现场教学、参与式的情景话剧、互动式的新媒体手段,都使优秀的传统重新焕发出崭新活力。
军事俱乐部搭起实践“擂台”
“沼泽匍匐时,我的鼻孔和眼睛里都进了泥浆。那一刻,我想到了张华跳下粪坑救老农时也是视线模糊、呼吸困难,就硬是咬牙坚持到了最后。”校园“利剑”军事俱乐部的90后队员方科自豪地告诉记者。
去年暑假,方科在俱乐部参加了定点野外侦察、山地负重越野、丛林急行军等十余个科目的特种集训,体验了一把特种兵的生活。回校之后,他把这段经历和感受写成文章,投到了“军报记者”微信公众号上,结果引来无数同龄人“点赞”。他的一位高中同学回帖,“几年不见,没想到你现在这么‘牛’!”
“靠‘多样性’覆盖,靠‘针对性’深化。”四医大团委开发出的“军营俱乐部”,足足有25个。从 “张华传人”志愿者服务队、“外交官”模拟联合国俱乐部、“交锋”辩论队、“万象”摄影室,到“咿咿”漫画室、“心随乐动”音乐俱乐部、“烽火急速”轮滑俱乐部、乐跑团,等等,学员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在不同的俱乐部里得到发挥和提升。
2015年的地方高校“最佳团日”大赛上,四医大“励志筑强军梦”的主题海报展示、现场讲解,从300余个团支部中脱颖而出,以总成绩第一获得特等奖。不仅如此,与基层部队、地方高校的合作和交流,也成为四医大的关注重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精武杯军事技能对抗赛、“八一杯”军队院校物理科技创新竞赛,等等,四医大屡有崭获。
埋头读书远远不够,必须把党团活动时间彻彻底底还给学员,把教育空间原原本本留给学员。从去年起,四医大“多重覆盖、不留死角”,加强“校团委——团总支——团支部”三级团建,大力推进团组织进社团、进宿舍、进教室。
近年来,该校先后有3000多名团员光荣加入党组织,3500多名学员主动到基层部队工作,150多名学员进疆赴藏,8个团组织、11名个人受到国家和军委总部表彰。
这个优秀群体中,不乏“模范军医大队”、“模范军医陈绍洋”等一大批全国全军先进典型。同时,从学员中涌现的凡人义举也不胜枚举:回东北老家的列车上,安昭霖全程救护心梗老人;放假在家的张晨彬,冲进浓烟弥漫的火场救出被困乡亲;生活上节省的谷孙泽栋,却常年慷慨解囊捐赠,扶危济困……
时至今日,在团组织引领下,四医大青年军医的志愿服务已经制度化、持久化,形成贯穿全年、辐射全域的志愿服务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