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首次提出,“建立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这也是纲要的一大亮点,对推动创新有重要意义。
创新不是一个线性发展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演化的方式。不是所有的步骤做完了,创新成果就自然而然产生了。创新的内在哲学是一种试错和证伪机制。所谓试错就是不断地尝试多种实现最终目标的路径和方法,不断地推翻错误路径,最终寻求到正确道路。而证伪的逻辑是在特定假设下,不断寻求对各种可能性的验证,通过证伪推翻一些错误观点,最终找到符合事实发展规律的结论。
第一,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不断试错和证伪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参与者和扶持者给予创新足够的宽容与包容。同时全社会必须培养一种意识,建立一种机制,允许创新者大胆试错,大胆证伪。发现真理的进程,不会一帆风顺,不会按部就班。它必然历经波折与曲折,这个过程需要时间,需要不断地进行交换、比较和反复。因此,全社会建立这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机制非常关键。
第二,创业者要为机制的建立作出努力。在美国硅谷,人们对创业者、创新者有宽容态度,是因为这里的创业团队善于使用精益创业、精益创新的方法开拓创新。也就是说,创业之初就明确锁定要服务的客户,进而去研究其特定的需求。其后是不断地试验、试错,从而做到“烧脑”、不烧钱——低成本创新。在硅谷以StarAp为代表的创业投资基金或者是天使投资基金,平均每年要投800到1000个项目,每个项目投资额5万到10万美元。也就是说,创业团队要在几十万人民币额度里,完成创新想法的测试及验证。如果做出样板客户、样板市场,后续的风险投资才会跟进。如果达不到要求,后续资本就不再给予支持,这是典型的通过资本进行容错纠错,对创新验证的一种方式。
而国内的一些企业往往上来就买设备、买资产,大规模雇人做营销,一上来就是大笔花钱,而客户的需求却未必明晰。以致形成了产能,就转成为闲置,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
所以鼓励创业创新,就一定要创新方法,尽可能低成本创新,快速试错,快速迭代。通过小规模投入,验证市场需求,验证产品化服务。在获得正面市场的反馈后,再加大与风险投资及资本的衔接。只有低成本创新不断涌现,才更容易形成对创新和创业的宽容氛围。因为,一旦投入大量金钱、时间,人们就容易抱有巨大的期望,往往也对失败难以释怀。而投入金额少、批次多,人们就容易对其中出现的挫折乃至失败抱有更大的宽容心。这是从人性观察。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低成本创新最大的优势是节约了大量成本。
在硅谷,有25%的风险投资进入天使投资阶段,在早期进行低成本的试错。75%是的风投投入项目成长的中后期,也就是项目成长阶段。而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天使投资与风险投资的比例大约1∶30。大部分资金挤入了后期成长阶段。这就导致早期的创业项目、创新项目很难找到有效资金支持。在资金密集的中后发展阶段,一旦失败,造成的损失极大。这不利于早期对创业创新项目容错纠错。整个社会也难以形成一种对创新宽容的社会氛围。
《纲要》提出,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营造宽容的鼓励创新的氛围,就要有正确的创新方法。
要鼓励天使投资用低成本创新的方法,帮助早期的创业创新者快速试错,用更小的投入获得对创新项目的更短时间的验证结果。如果能够得到正面的结果则快速放大资本投入。如果发现这个创新的想法不现实,不能够解决客户问题,不能创造价值,就快速地回到原点进行新一轮测试,而不是继续浪费资源。
(作者为盛景创新研究院院长)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