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自己像一根野草一样自生自灭。”公益电影《留爱》拍摄之前,张涛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采风时,一个长相清秀的小女孩觉得没人关心自己,这样对他说。
张涛是成都天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一名公益创业者。今年4月,他筹资近260万元,自己导演了《留爱》,目前该影片已经入围北京青少年电影节。
《留爱》以留守儿童为题材,讲述了北方农村孩子山杏到城市寻找父母,遭遇各种问题的故事。影片反映了留守儿童对父母关爱的渴望,对亲情的呼唤和城市化过程中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
2013年,张涛接到一个拍摄关于留守儿童的微电影项目,拍摄对象是一个姓李的男孩,家里只有爷爷奶奶和男孩三个人,奶奶身体不好,常年躺在床上。
张涛注意到,男孩特别自闭,和爷爷奶奶都不太愿意交流。那是他第一次和留守儿童的深入接触。
张涛发现,男孩很渴望被人关心。男孩也会经常收到爸爸妈妈从城里寄回来的礼物,但是礼物对他而言是可有可无的,看到别的小孩儿都有父母陪在身边,他会感觉自己像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很孤独。
据《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统计,我国目前约有留守儿童6100万人。其中,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双亲外出。
在2014年全国创业先锋颁奖典礼上,张涛结识了几位大学生志愿者。聊天的过程中,这位创业者才得知,留守儿童现象在全国非常普遍。
当时他就想,这样严峻的社会问题,如果每次都只是靠新闻媒体的负面报道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参与帮扶,是一件挺痛心也挺无奈的事。
张涛想到自己刚好是做电影的,能否用自己的镜头为小朋友拍摄一部呼唤亲情的电影,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个群体。
于是,张涛拿出自己的积蓄,并从银行贷了款,开始拍摄电影。他把自己定义为“公益创业者”,并坚定地认同“不只是单纯做一个商业企业,也要做一个社会企业”的创业理念。
“我当时受别人欺负,现在我也要欺负别人!”听到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说出这样的话时,张涛很震惊。男孩说自己不想和任何人讲话,从他记事起很少有人与他有充分的沟通,爸爸妈妈在远方打工,爷爷奶奶忙着地里的活儿。
《留爱》呈现了留守儿童的这种心理状态。影片中,三个小孩儿捉弄了山杏后,牛牛说:“咱们刚进城的时候,不是也被坑过吗?”张涛觉得小孩说的是无心的一句话,但也是他真实的想法,他得到什么就会回馈给社会什么。
主创团队在四川省内的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成都崇州等地,以及内蒙古和河南走访了许多留守儿童。张涛感受到,留守儿童虽然在地域上有差异,但他们内心深处的凄凉和孤独是相同的。主创团队最后选择在内蒙古赤峰拍摄这部电影,演员均是留守儿童“本色”出演。
山村里电压不稳,遇到需要打灯光的镜头,就要提前在城里充好电。吃饭就只能在老乡家里解决,白菜梆子、萝卜秧子、野菜都吃过。因为团队人多,每顿饭要分散到很多家去吃。
山路崎岖,电影中很多山里的镜头取景时车上不去,重型设备只能靠工作人员肩扛或者几个人抬。尽管外部环境艰苦,团队最终只用了一个月就完成了拍摄。
谈到回报,张涛说,基本上没有经济回报,《留爱》属于公益题材,主要是在全国各大农村院线上映,以及在网络上播出,这两部分的收益微乎其微。
事实上,在拍摄之前,已有朋友建议他拍成网络电影或者喜剧电影,这样可能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他最终还是没有听从朋友的建议。
2014年9月11日,张涛作为公益创业青年代表参加了夏季达沃斯论坛。“达沃斯论坛倡导‘不只是单纯作为一个商业企业,也要作为一个社会企业’的理念对我的触动很大。”
张涛相信,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企业与社会息息相关,能够解决社会的某些问题或者痛点,能够参与到社会建设过程中,可能未来会做得更加长久。
《留爱》完成之后,在成都郫县、温江等地做了很多场免费公映。主办方邀请农民工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电影。很多家长观影结束后表示:“不再去远方打工了。”“干脆留在成都,既能养家糊口,又能照顾到孩子。”
一些青年企业家在观看影片之后,在成都双流成立了“双流留爱社会服务中心”,专门关爱和帮扶双流地区的留守儿童。
目前电影在网上可以免费观看。未来张涛希望成立以电影《留爱》命名的关爱留守儿童基金,通过个人的力量影响到身边的人。
实习生 向莉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