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这是民间关于生姜治病功效的普遍说法。明朝医学专家李时珍称“上床萝卜下床姜”,从专业角度充分肯定了生姜的药用价值。生姜的出现还与另一个老专家有关,传说中的神农氏。
神农尝百草,有一天运气不好吃了毒蘑菇,晕在一堆尖叶子青草旁。根据“毒蛇出没之处七步之内必有解药”的原理,神农抠了一块根茎细细嚼下,芳香辛辣,一阵上吐下泻后,居然解了毒,活过来了。神农大喜,给这种有着独特味道的植物起名“生姜”,因为他姓姜,意思就是这东西能让自己起死回生。
撇开传说,生姜确实是个好东西。夏日炎炎的6月,许多人胃口寡淡,生姜此时大量上市,刺激食欲、排汗提神、解除烦闷,一菜治百病,名不虚传。
生姜有老、嫩之分。在中国人的饭桌上,老姜通常作为神一般的佐料存在,号称“百荤搭档”,猪牛羊鸡鸭鹅飞禽走兽生猛海鲜要上餐桌,必然逃不过老姜一番抚慰,去腥解腻,激发鲜香。现代专家说,老姜具备超级抗氧化功能,与荤菜同煮,提味那都是小儿科,更能最大程度地为食材保鲜。
一般来说,夏天上市的都是嫩姜,又叫子姜(也说仔姜),纤长若指,凝白如玉,顶端缠一圈紫红外皮,外貌可人,味道芳香,凉菜热菜均可,滋味曼妙。
四川的夏季潮湿闷热。家庭主妇会选择极嫩的子姜洗净,保留顶端的紫红外衣,投入泡菜坛里,三两天即成泡姜。没有胃口的早晨,撕几丝泡姜,就一碗稀饭,额头细汗微微,浑身通泰。为什么要撕而不是切呢?因为泡好的嫩姜味道很敏感,若用了菜刀,就会沾上铁腥味,破坏丰盈清新的味觉,其道理与镇元大仙的人参果遇金而落一样,必须要有正确的食用方法,方可得其味。
子姜产在夏天,是符合万物时令道理的。老姜皮性凉,而肉质性温。子姜无皮,最是温热。大多数人认为夏季炎热,喝冷饮方才祛热,其实错了。夏季恰恰是人体内最寒的时候,子姜此时出现,正是为了驱寒。
浙江温州一带有名菜生姜黄酒烧鸭,鸭块飞水后入锅翻炒,加大量黄酒与生姜片慢火焖熟,除了味道香浓,更重要的是生姜中和了鸭肉的寒性,多吃几块也是无妨。四川重庆一带则有子姜鸭、子姜肉丝等多道名菜。子姜鸭多选取泡制好的嫩姜,与鸭块、粉丝同煮,酸辣开胃。子姜肉丝多选用新鲜嫩姜,切丝后与瘦肉丝大火爆炒,油亮鲜香,滋味无穷,为下饭神器。
在江苏无锡,早餐流行姜丝汤面,细面条煮好后浇上棒骨汤,一点酱油、一把葱花配上极细的姜丝,就是提神醒脑的佳肴。至于吃螃蟹时的姜醋,更是流传已久的绝配。而生姜红糖水则是实实在在的妇女之友,专治各种痛以及手脚冰凉。
一热一寒,相克之后总有相生之道。没有生姜的夏天是不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