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风火火回乡创业近3年之后,湖南一度小有名气的淘宝店“真食村”店长黄才卫又回了城市。
他的创业故事曾被三家省内电视台报道,他第一年就做到了月均销售额10万元。这次,当初的“创业之星”却萌生退意,重新找了份工作,还写了篇长文发在社交网站——《农村大学生回乡创业等于葬送前程》
当年在电视屏幕上,他曾谈到“情怀”是返乡创业成功的秘诀之一,“我卖的是有感情的产品”;而现在,他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说,情怀并没那么“值钱”。
带着一丝叛逆、一些情怀回乡
戴着黑框眼镜、留着寸头的黄才卫,一副典型的工科男模样。2012年,他从湖南省内一所重点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经过短暂的工作,第二年作出了回老家浏阳县农村创业的决定,把家乡的腊肉、笋干等土特产品放到网上销售。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心血来潮。大二时,黄才卫就开过淘宝店,大四,他在长沙一家年销售额过亿的知名电商品牌实习和工作了一年。他认识的一个湘西的朋友在网上卖腊肉,经过两三年运营,年销售额达到两三千万元,这让他看到了电商的巨大潜力。
回想起来,黄才卫觉得自己作为村里不多的大学生,选择回农村发展还带着一丝叛逆,一些情怀。“从小到大家里和身边的人就是要我读书,说读完书将来发达了,就能做个城里人,我心里就一直在想,为什么做农民就不能赚钱,在农村就不能有自己的一番事业?”他觉得,回农村干成事业会更有成就感。
因为有电商运营的经验,又有父母帮忙,刚开始,黄才卫的淘宝店运营得十分顺利。尽管每天跟客户网聊、推广、收货、验货、发货让他忙得连“玩儿的时间都没了”,但小店的销售额很快就突破了每月10万元大关,毛利润在每月1万元左右。
黄才卫发布的各种创意十足的推广网帖,不仅引来了消费者,还引来了当地电视台的镜头。他利用电商帮农民销售土特产的故事一经播出,电话都快被打爆了。有取经的,有买产品的,有表示支持和鼓励的,还有长沙市的阿姨觉得小伙子人很靠谱,非要给他介绍对象。
但他很快意识到,市场经济下创业要成功,归根到底还是产品得有竞争力,情怀并没那么值钱。
黄才卫说,比如河南焦作的“山药哥”、云南文山的“田七妹”,销售的都是全国知名的地理标志产品。但拥有此类产品的地区毕竟是少数。
而且淘宝是一个高度竞争的平台,农产品销售没有多高门槛,这意味着很容易进入。在大众创业热潮下,他看到,做农产品微电商的越来越多,卖家数量的增长率几倍于市场需求,推广成本越来越高,价格战越打越激烈。
此外,创业过程中,黄才卫还遇到了产品供应的问题,虽然他所在的村里确实有些不错的土产,但销量一旦上去,供应就有些跟不上了。他从朋友那了解到,网上有些店打着卖土产的名义,遇到农户的产品供应不上时,就从农贸批发市场拿货。这样的行业潜规则让他困惑:如果卖的东西跟农贸市场里的差不多,还比别人贵那么多,做这个事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当初许下的带动农民致富的承诺,更让黄才卫觉得愧疚。其实算下来,微电商收购农产品的价格,跟中间商的批发价是差不多的,并没有因为他们进入这个市场就提高了收购价。与大佬们相比,微电商需要支付更高的包装快递、代理提成和人工成本,而要降低成本,到最后还是只能去压低对农民的收购价。两三年下来,小黄发现,自己没赚到什么钱不说,对当地发展,对农民增收的帮助也很有限。
可怕的是农村大学生没有抗风险的能力
“爸妈你们相信我吧!”
黄才卫刚回乡创业时,他的父母有些不情愿,但在他的不断灌输下,逐渐认同他所描绘的前景。开头那几个月,从采购到打包送货,他的父母都很支持。
创业一年以后,黄才卫有了打造自己品牌的想法,考虑到当地的茶籽产量较高,他决定做茶油。不久他便发现,他根本没有办法拿到生产许可证,因为办工厂需要很大投入,如果搞代工,产品质量又难以保证。他的土法榨茶油走不了超市和其他正规渠道,就只能走一些小店或者挨家挨户推销。
为了打开线下市场,黄才卫和朋友在长沙市区合租了一个单间,每天一起床就跑客户、送货。他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客户只买了一瓶茶油,考虑到刚起步要跟顾客建立感情,他没有叫快递,而是专程跑了一趟。长沙夏天最热的时候,户外差不多有40摄氏度,去最远的客户家,转公交车来回差不多花3个小时,但他们也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可坚持到最后,他发现产品利润太有限了,毛利润只有20%,除去各种成本,很难支撑。而且他的淘宝店“真食村”尽管也还在运营,但每天不花钱推广,或用特殊手段“刷单”,销量就上不去,网店的经营也是每况愈下。
那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状态最糟的时期。一起创业的伙伴跟他分道扬镳,父母虽然没说什么,但他回到家就能感到他们细微态度的转变。一心想要打造品牌的他,遭遇失败打击后,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身体也出现了问题。
他表示,农村大学生对父母有天然的愧疚,知道父母供自己读书是多么辛苦,每一分钱学费都是父母用汗水换来的,一点点从牙缝里省出来的,甚至低三下四向亲戚借的。他从小到大背负着父母的希望——考上一个好大学,以后做个城里人。在这种期望和环境下长大,回农村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承担很大的压力。
“有时候就觉得,对农村孩子来说,创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很大,怎么调节都没有用。”黄才卫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做不好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在农村那样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没有人帮助你,给你指点。时间越久,越让人害怕。如果只是没赚钱还好,万一还搭上父母不少积蓄,更让人内疚。
他感叹道:“创业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农村大学生没有抗风险的能力。”
那段时间,黄才卫在长沙尝试找工作,他发现给他的薪酬预期,跟他大学刚毕业时差不多,当时他就一惊,原来创业失败的经验并不值钱。
冷静下来后,他认清了一点:当初认为创业比打工更锻炼人,即使失败了也能找份好工作的想法只是他的一厢情愿。他说,事实上,普通创业者一点都不“高大上”,说白了就是做小生意,创业过程中大部分时间是处理各种琐事,并没有提升多少专业能力,失败后找工作并没有优势,即使那些年纪轻轻就拿到千万元风投的互联网创业者,失败后所能拿到的薪水,也很难比曾经的程序员下属多,更何况一个回农村做小买卖的大学生创业者。
“一个人最宝贵的就是信心,对普通人来讲,如果你过早地通过这种方式一下让自己的信心没了,后来找回来特别难。”黄才卫坦言,他现在就在经历这个阶段。
相信有一天我还会创业的
2015年年底,花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黄才卫总结自己创业的经验教训,在微博上发了那篇长文,展示了大学生返乡创业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他表示,写这篇文章,并非不赞同大学生回乡创业,而是希望有这样冲动的大学生,在了解农村创业的各方面利弊后,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理性选择。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他特意做了回“标题党”。
有人给他留言:看完心里有种七上八下的感觉,没想到这条路这么艰辛!
那段时间,黄才卫收到不少网友的反馈,有困惑的,有赞赏的,也有质疑的。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我并没有打算说服大家放弃回乡创业的想法,只是希望大家在做决定前能清晰地认识到回乡创业的机会在哪里。”在他看来,我国的农业跟西方国家比仍然很落后,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国内又有着14亿人口的庞大消费群,农业领域还是大有可为的,要不这两年也不会那么多资本疯狂砸向“互联网+农业”。“只是对于普通个体而言,农业远比你想象得困难。”
农业很容易让人把“情怀”加进去,黄才卫建议,大学生如果真的打算回家创业,要做好心理准备,就跟进入股市一样,给自己设定好止损点。因为农村大学生本身起点就低,最宝贵的就是时间,耽误得越久后果越严重。
与创业告别后,黄才卫在长沙找了份工作,还是与农业相关。尽管带着几分壮志未酬的遗憾,他表示,心中的创业梦想没有完全破灭。
“创业这个东西可能会上瘾,即使你失败了还会想要去尝试。相信将来有一天时机成熟,我还是会创业的。”黄才卫说,但那个时候,他一定会更加理性,考虑清楚商业逻辑,而不会像过去那样,让情怀和冲动主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