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大一,想创业完全找不到方向,想研发一个App,又没有技术。请问,对我们刚入校的大学生来说,是早点涉入创业,还是先把功课学好?”6月7日,在“大学生微创业大讲堂深圳大学站”现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的李有双向4位创业新锐提出了一直困惑自己的问题。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的创新创业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深圳大学更是一所创业氛围浓郁的高校,曾培育出马化腾、史玉柱等创业精英。被校内外的创业热情感染,不少深大学生在校期间就走上创业的道路。对于很多刚刚踏入高校大门的学生来说,李有双的提问代表了他们的心声。
回答这个问题的是“嘟嘟巴士”创始人刘逸洵,“嘟嘟巴士”上个月刚完成1亿元B轮融资。
“在大学学好课程应该是第一要务,在专业上一定是要过得去。”他建议,在此基础上,自己对哪些事情特别有兴趣、有成就感,就去尝试,哪怕只是一些“小生意”。
KAB全国推广办公室与广东省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联合举办的“大学生微创业大讲堂”活动,给予大学生创业者扶持和指导,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行动。
在6月7日的活动现场,刘逸洵和奥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欣龙、PLUS精选摄影联合创始人乔龙、KK浏览器联合创始人陶鹏一起,分享了各自的创业历程。他们告诉大学生:兴趣,是创业最好的老师。
在大学时,刘逸洵显然属于“不安分”的一类——“宁可睡地板也要做老板”。
拿到广州外语外贸大学的录取通知后,刘逸洵提前一个多月就来到了学校,调研新生入学时需要什么,大到洗衣机、空调,小到脸盆、锁头,还没入学的他,就组织起高年级的师兄师姐们,做起新生必需品的生意且获利不菲。大二时,他发现很多企业有做网站、App的需求,就组建了一个技术社团从社会上“接单”,然后把这些开发需求分给同学们完成,让同学们在拿到报酬的同时又能够提高技术能力。
毕业后,刘逸洵先后在阿里巴巴、腾讯工作。 2015年,一直惦记着“自己当老板”的他拉了几个大学同学开始创业,并将目标锁定在巴士出行这个当时市场的“蓝海”,创下了4个月内完成4轮融资的纪录。
和刘逸洵一样,“KK浏览器”联合创始人陶鹏也用自己的创业经历告诉大学生:强大的内驱力有多么重要。
生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自称是大叔级创业者的陶鹏,在2014年走上创业道路时,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在深圳多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公司就职。陶鹏觉得,即便职位再高,也只是公司很小的一分子,一直想着做点“自己想做、而且能做成的事”。
目前,他所创办的KK浏览器在海外市场已经拥有8000多万用户。
陶鹏分享说:“创业最核心的,就是自己给自己的驱动,给自己设立目标和奋斗的方向,只有具备这样的内驱力,才能带动团队,也督促你一直往前走。”
在接到这次“大学生微创业大讲堂”的邀请之后,PLUS精选摄影联合创始人乔龙用他惯用的“产品经理”思维,在公司的实习生中做了一次“用户调研”:如果你们学校请来了创业者,你们最关心什么。
排名第一的问题是:作为一个在校生,毕业之后,是先加入成熟的大公司,还是直接创业或者加入一个早期的创业团队。
对这个问题,乔龙的回答是:其实创业是一件一辈子都做不完的事。
2011年,乔龙在一家创业公司做产品实习生,当时,公司组织一个内部的实习生创业比赛,他和同伴一起,针对当时人们常用的飞信做了一个产品。
尝试做一件事,自己的想法、产品真正可以帮助别人,这让乔龙觉得“特别棒”。毕业后,乔龙加入人人网,后来又去了新浪微博,工作之余,他花了大量时间去下载很多有趣的App,思考这个产品的意义是什么,解决了用户什么样的问题,多少用户会为此而埋单……他还准备了一个小本子,以便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思考。
因为爱好摄影,乔龙结识了现在的几位合伙人,共同的爱好和长期的思考让他们最终找到了创业方向——利用“互联网+”,打造一个商业摄影的电商平台。
因为解决了用户的需求和市场的痛点,而且盈利模式清晰,目前,PLUS精选摄影的业务进展非常顺利,他们也刚刚完成了3000万元的A轮融资。
于欣龙创办的公司刚刚登录新三板,这也是黑龙江省第一家在新三板挂牌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这所工科氛围浓郁的学校,于欣龙曾是个“另类”,大一大二两年,他狂热地迷恋文艺,玩吉他、组乐队、练武术,作为一名校园原创歌手,他还是全省大学生才艺大赛的获奖者。
大三时,于欣龙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回归“工科男”的本色,开始疯狂迷恋上了机器人。在学校的实验室,他总是最早到又最后离开的那名学生。2007年,于欣龙代表学校参加了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中国公开赛,荣获空中机器人组固定翼15公斤级冠军、5公斤级亚军的好成绩。
通过比赛,于欣龙看到了机器人行业的潜在市场。 2008年年初,他将自己制作的机器人录制成视频上传到优酷网,不到一个月,点击已经过万。很多机器人爱好者向于欣龙咨询控制器如何制作,是否出售。
2008年5月,于欣龙的机器人基地淘宝网店开张了,当天就以几百元的价格售出了第一件控制器,随着网络销量越来越大,2008年冬天,仅靠自己业余时间制作的控制器已经供不应求。于欣龙萌发了开公司的念头。2009年10月28日,公司正式成立,对于欣龙而言,制作机器人已经从最初的爱好变成他的职业。
为了被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了解, 仅2014年,于欣龙就录制了10多档电视节目。最终,在央视创业英雄汇上,于欣龙和他的奥松机器人从2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也见了很多投资机构,他也学会了怎么跟投资人交流。
“我就是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创业走到现在的。在未来的创业路上,追逐梦想不要空想,只有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梦想才能变为现实。”于欣龙说。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武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