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6年06月14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创·视线

国之重器齐亮相 未来生活脑洞开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文 赵迪/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6月14日   11 版)

    6月5日,北京展览馆,“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参观者通过VR(虚拟现实)设备体验宇航员出舱的过程。当日,“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迎来展出后的首个周日,吸引了众多媒体和观众前来参观体验。本次展览包括总况、重大专项、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等10个展区,向全国人民展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在“基础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创新惠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等6个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6月的第一周,由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主办的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举行,展览现场有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一种是人们在展厅前张大嘴巴,作惊讶状,凡属此类,来访者所在的展厅往往写满了让人“不明觉厉”的专业术语:带AB轴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高温气冷堆、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国际热核聚变计划(ITER)、大直径硬岩隧道掘进机(TBM),等等;另一种,则是让来访者触手可及,也更愿意停留驻足的,比如“未来飞机智能驾驶舱”展厅,来访者可直接坐进模拟驾驶舱,感受到前后左右的摆动,仿佛身处科幻电影一般。

    然而,不管是看似高大上的前者,还是更显接地气的后者,这些国之重器的亮相,其意义都不仅是对我国过去5年科技成就的简单展示,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展览时,那句“高铁之问”——我国是否有条件在全国高速铁路网全面恢复350公里时速的运行?这样的追问不仅将看似高冷的科技创新成就,一下子拉回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也开启了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脑洞。

    以高铁为例,目前,我国高铁营运里程已达到世界第一,高铁也成功实现“走出去”,打造了中国高端装备“新名片”和引领世界高速列车科技与产业发展的“火车头”。那么,作为衣食住行必不可少的“行”,未来几年,高铁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根据高速列车项目专家组组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在展览现场的介绍,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更高速度试验列车,创造了605公里/小时的实验室滚动试验最高速度。这意味着,一旦这项技术进一步成熟以及产业化,未来的某一天,中国人就有可能坐上时速超过600公里的高速列车。从北京到相隔1200多公里的上海,坐这样速度的车只需要两个小时。

    事实上,关于高铁提速的呼声一直在坊间都有,在过去两年的全国两会上,也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呼吁中国高铁逐步恢复到350公里的设计时速运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也曾表示:高铁提速,技术上没有问题。

    备受瞩目的出行工具还有新能源汽车。近些年,由于一波又一波的舆论争论,新能源汽车前行步伐给人的印象并不十分迅速。然而,科技创新展所推出的基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却又点燃了不少来访者的好奇心——

    搭载自主研发的永磁同步高效率高转速电机,最大功率160千瓦,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7.9秒,综合工况续驶里程300公里。更让人期待的是,根据新能源汽车项目专家组组长、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的说法,这台新能源汽车具备移动电站功能,可直接利用整车电量实现对外部用电器供电,满足多数用户上下班或长途驾驶需求。

    吃的,同样有一个可期的未来。

    在展览现场,来访者可以发现,未来的植物,不在地里种,而是搬进了一个叫智能植物工厂的地方——这里不用土、不用阳光,却可以实时对植物工厂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二氧化碳浓度以及营养液等环境要素进行自动监控,实现智能化管理。

    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这个“工厂”可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植物智能化生产,甚至可以在太空、荒漠、戈壁、海岛、水面、摩天大楼等非可耕地里进行作物生产。这也让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荷兰等少数掌握植物工厂高技术的国家之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说,更为重要的是,智能植物工厂土地利用率高,操作省力,机械化程度强,产品安全无污染,营养价值大大提高,而且单位面积产量可达露地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根据杨其长的介绍,该成果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和国家“863”计划项目研制而成,被国际普遍认为是“土地利用和农作方式的颠覆性技术”,可大幅提高作物产能,是21世纪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在为期一周的科技创新展览现场,有一个躺着的人体模型,吸引了不少来访者的注意力。这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在现场进行骨科手术的“操作对象”。

    伤筋动骨这么重要的手术,交给机器人?尽管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在目前的一些临床实践中,机器人已经参与了部分手术。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教授介绍,现场这台我国自主创新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

    他说,这套系统在多模图像配准、机器人控制、患者实时跟踪和路径自动补偿等关键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具体来说,通过骨科手术机器人开展手术,其精确度可达到0.8毫米,减少术中辐射70%以上,提高手术效率20%以上,并具有减少失血量和术中组织创伤等优势。

    田伟还透露,目前,这套系统已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等十多家医院使用,累计手术超过2000例。

    5G,低成本高速度上网?这些听起来就让人兴奋的未来生活关键词,少不了要在科技创新展的现场秀一把。

    在“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的展厅,宽带移动通信专项技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宽带移动通信专项推动我国移动通信实现从“3G突破”到“4G同步”的跨越,不少地区的人也已经充分感受到了4G时代的便捷。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共有4G/TD-LTE商用网络76个,建设基站140万个,采用TD-LTE标准的用户占4G总用户数近40%。

    展望未来,就是5G的天下。在5月底的第一届全球5G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透露,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共同支持产业界成立了5G推进组,全面推进5G研发工作,组织开展5G技术研发试验。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5G很可能会在下一个五年内来到人们身边。苗圩说,我国《中国制造2025》对全面突破5G技术做出了部署和安排,“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5G发展、2020年启动5G商用。

    邬贺铨也曾多次透露,5G的到来,会让网络数据传输能力提升“百倍”。

    在科技创新展,有一个名为“大众创新创业和科学普及”的展厅,看似和民众的未来生活没有太大关系,却吸引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注意。

    作为参展方之一,中科创星创始合伙人、首席科技官米磊还记得,当他向总理汇报了中科院西安光机所、中科创星对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孵化情况,并提及“硬科技”的理念时,引起了领导人的注意,“什么是硬科技?”

    米磊说:“硬科技就是国内只有一两家公司才能做的技术,需要5到10年的长期积累和投入,具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

    在得知现场一个名为“人工耳蜗”的项目,是全球第四家、国内唯一一家的公司时,总理问米磊:“这个是不是硬科技?”

    米磊说:“这个当然是硬科技。”在和总理的交流中,他意识到,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除了要调动广大民众的参与,抓好基础部分也非常重要,换言之,要通过科技改变未来的生活,还要从科技,尤其是硬科技做起,扎扎实实地做好金字塔塔尖的工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文 赵迪/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6年06月14日 11 版

这几天的压力 你能承受吗
国之重器齐亮相 未来生活脑洞开
北理工学生要造“地面航母”无人车
中科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