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塞尔维亚之间有三座‘桥’。”贝尔格莱德约翰·奈斯比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卡塔丽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专访时这样总结。卡塔丽娜所指的,是前南斯拉夫经典电影《桥》、中国企业承建的“中国桥”、在塞尔维亚掀起中文热的“汉语桥”。
电影《桥》:中塞传统友谊的象征
提起塞尔维亚,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上世纪70年代风靡中国的前南斯拉夫著名电影《桥》。这部电影及其主题曲《啊!朋友,再见!》早已成为几代中国人心中永恒的红色经典。
在塞尔维亚,只要提起功勋演员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几乎无人不晓,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巴塔”。巴塔在电影《桥》中成功塑造了游击队队长“老虎”和家喻户晓的“瓦尔特”等很多形象。今年5月22日,巴塔在贝尔格莱德病逝,这也再次勾起了中塞两国民众的共同记忆。
目前在约翰·奈斯比特大学中国中心教授汉语的娜塔莎博士,曾在中国学习生活了7年时间。她与巴塔虽只有一面之缘,但对巴塔对中国的热爱至今仍印象深刻。娜塔莎对记者说,巴塔曾10多次访华,每次去中国他都很开心,感觉就像是回家。他还曾自豪地向娜塔莎“爆料”说,中国前国家主席李先念1984年访问贝尔格莱德时,曾专门向南斯拉夫领导人询问“瓦尔特在哪里”,还会见了当时正在外景地拍摄影片的巴塔。
直到如今,到访塞尔维亚的中国游客,很多人都会前往贝尔格莱德市中心一家以“瓦尔特”命名的主题餐厅,从当年的电影剧照和海报中找寻“英雄”的足迹。娜塔莎所在的约翰·奈斯比特大学中国中心,每年都会接收10余名前来进修塞尔维亚语的中国大学生,《啊!朋友,再见!》几乎每次都成为中国学生告别会上的压轴节目。娜塔莎告诉记者,每当中塞两国学生共同唱起这首歌,在场所有的人都不禁潸然泪下。
“中国桥”:中塞务实合作的典范
2014年12月18日,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贝尔格莱德“泽蒙-博尔查”跨多瑙河大桥胜利竣工。这是塞尔维亚近70年来在多瑙河上新建的首座大桥。很多当地人称这座大桥为“中国桥”。
约翰·奈斯比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卡塔丽娜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表示,“泽蒙-博尔查”大桥的建成,是中塞友谊结出的硕果。这是中国企业在欧洲承建的第一个大桥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是中国装备,同时也带动当地大量就业,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现在这座大桥已成为贝尔格莱德城市交通不可或缺的主干线,极大地方便了两岸民众的出行。“中国桥”不仅是中欧互利共赢的合作桥,也是中塞人民心灵沟通的友谊桥。
卡塔丽娜表示,“中国桥”为中塞务实合作树立了成功典范。目前中塞双方在基建、能源、工业、电信等多个领域正在合作推进一系列重要项目,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展全方位经贸和投资合作。连接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之“桥”,一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宽。
汉语桥:中塞人文交流的纽带
塞尔维亚虽然与中国远隔万里,但这里的人民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喜爱由来已久。一直从事汉语教学和研究的娜塔莎给记者讲述了她个人立志学习中文的故事。娜塔莎的爷爷是南斯拉夫时期的一位老共产党员,她小时候经常听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和建设国家的故事。遗憾的是,直到老人去世,也没有机会来到一直向往的中国。娜塔莎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国汉语文学专业,以此作为对爷爷的纪念,并了却他的夙愿。从贝尔格莱德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娜塔莎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深造,并获得中国古代哲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娜塔莎说,随着学习的深入,她越来越惊叹于中国语言文学、传统文化以及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越来越体会到钻研中文的乐趣和重要意义。
约翰·奈斯比特大学中国中心主任卡塔丽娜则对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中塞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和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塞尔维亚朋友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对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表现出日益浓厚的兴趣。卡塔丽娜介绍说,作为塞尔维亚乃至整个中东欧地区首屈一指的私立大学,约翰·奈斯比特大学于2012年设立了中国中心,致力于通过汉语教学和形式多样的学术文化活动,增进中塞两国学术、文化以及政经领域交流合作。截至目前,已有400多名学生参与汉语课程,其中10多人还被选送到中国交流访问。学校每年还接待几十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
负责中塞学生交流项目的娜塔莎也说,中塞两国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很容易就成为难舍难分的好朋友。他们都将成为中塞友好交流的使者、人文交流的纽带。
本报贝尔格莱德6月1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