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大朗工业区的一个生产线内,“光栅尺”产品正在运载,精密程度接近国外高端产品,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一,产品将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精密零件的制作。令人惊讶的是,这款产品的研发者来自广东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广工”)机电工程学院的一个学生团队,这项技术拥有20多个技术专利,基础技术用于生产线,高端技术的研究仍在高校进行。
“从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在这个项目的深度参与中,我对产业与专业融合的理解一直在进步。”参与这一项目的机电工程学院研究生曾俊告诉记者,凭借“光栅尺”专利技术,他们的团队获得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优胜奖,在“后挑战杯”时期,广工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仍未止步。
高水平大学与产业深度融合
“广东工业大学发展的基础优势有两个,第一是广东的地缘优势,由于长期扎根广东,与产业深度融合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第二是庞大的市场需求,正值产业转型升级的广东需要技术与优秀的人才。”广东工业大学校长陈新把学校放在广东发展的大背景下考量,率先破局高水平大学建设战略,定位建立“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大学”。
陈新告诉记者,定位明确后,与产业深度融合的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就是首要任务,学校把高层次人才建设视为发展的命脉,提出“靠市场、靠机制、靠团队、靠服务”的四靠理念,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2010年至今,从没有一位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国字头”人才,到截至目前已有40多名“国字头”人才被引进到岗工作。校内还从高科技企业、研究机构专聘创新项目实践指导教师800余人,各类协同创新平台聘请创新创业教育导师200余人。
改革直指多专业融合
陈新认为,专业细分不利于专业自身的发展和人才的成长,知识的交叉与融会贯通,才能使人才获得新的发展。因此,广工打破传统的教学组织模式,在教学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推动学生可跨专业修课,同时设立多专业融合班,使学生知识面更广,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AlphaGo人机大战引发关注,而在此之前广工的粤港机器人学院已经授课半年多。该学院由广东工业大学与东莞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香港科技大学合办。在学校机械、自动化、信息、计算机、数学、工业设计6个专业中,每个专业筛选15人,共90人组成跨专业跨学科的机器人学院。学生通过基础模块学习与跨专业融合实验课程,以及大量了解前沿的科技和有关市场的课程设置,有机会观看和参与国际科技博览会等。
记者了解到,机器人学院课程采用全英教材,第一学期实验课程安排在周末,“学生觉得很辛苦,但也有很大收获。”学生陈锦涛告诉记者。
在前不久的一次分享会之后,香港科技大学的一位教授激动地说:“机器人学院的学生非常棒,他们才是大一的学生,就开始了大量的自主学习,多专业的自主讨论,他们将是机器人领域的未来创造者。”
产学研深度融合
位于广州大学城的广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这个1万多平方米的大办公室俨然是“大学硅谷”,进驻该基地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有百余个,其中不乏获得百万元级融资的潜力项目。
梦不落服装设计公司的张建刚告诉记者,学校给予入驻基地的团队“六免”优惠——场地、水电、网络、设施、指导、服务全免费。不仅如此,基地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邀请创业校友和企业家,与基地团队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对接。
记者了解到,广工每年投入大创项目、创新创业竞赛、成果培育及奖励等资金超1000万元,较2010年增长了近30倍。机制的创新、经费的投入,点燃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近3年,学生获授权专利105项;在北美数学建模、德国红点、IF、国际机器人大赛等一批创新竞赛中捷报频传,2015年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总分位列全国第二名。
由广工学子组建的广州蜃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2014年创立,是中国首批增强现实技术(AR)研发公司之一,该公司致力于增强现实行业应用和技术研发。公司2015年自主开发7款标准AR产品,市场反应火爆。公司目前拥有1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在行业圈内影响力强。
蜃境奇迹继续在广工发生。坤谦团队从2013年联合国家电网、美国国际铜业协会开发出全新热处理模式的电动汽车电池。目前,团队已经在该领域申请多项国家专利,为使科研的作品能够实现产业化,团队项目入驻学校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功进入2015年中国青创板挂牌,获得天使投资150万元。
广工通过在地方建设的创新平台吸引、聚集社会投资机构,设立创新产业基金超1亿元,支持学生的创新创业训练孵化。学校对进入创客基地的每个入驻项目给予5000~1万元/年的扶持补贴。构建“院-校-省-国”四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资助体系,3年累计资助2000余项,覆盖所有专业学生。
近几年广工还与地方政府、产业界搭建了广州国家IC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河源协同创新研究院等多个重大协同创新平台,利用当地政府4亿元启动资金,吸引社会投资约13亿元,孵化企业百余家,服务企业千余家。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林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