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位退休的特级教师网友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国教育界实际上有两类名师,一类是手上有“名师”证书的名师,他们是各级政府评定的;还有一类是手上并没有“名师”证书,但他们的的确确是名师。
不可否认的是,政府评定的名师中,的确有一些是真名师。我认为,那些真正的名师,其实根本不在乎自己是否被评为名师。
作为教师,我们常对学生说的一句话是:成长需要自立生活和自主思考,外在条件仅起辅助作用,真正的成长还得要靠自己的努力。这话其实也适合教师自己说给自己听。
教师的成长要靠自己的努力,教师队伍中那些真正的名师更是靠自己的努力成长起来的。一个教师,不要期望靠谁来把自己打造、包装成名师,贴上名师的标签四处炫耀。
可是,如今有一种教育管理现象却不得不让人深思。一些教育管理者动辄要把某个教师“推”上去,要把他打造成名师,而且还要打造成“卓越”的名师。这种急功近利、违反教师成长规律的现象值得每一个人反思。
自古以来,所谓名师不单单指学校里的名教师,也指其他行业有名的人才,他们都堪称人师。比如,木匠行业的祖师爷鲁班,中国禅宗的始祖达摩,提出“即心即佛”理论的宝志禅师,戏曲界的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名旦……
这样的名师或大师,其他行业还有很多。我要说,他们的功成名就,绝不是谁人精心打造的结果,而是靠自主发展,自主创新,最终造诣深厚,进而产生特殊的社会贡献和社会影响力,并家喻户晓。
如果名师确实可以打造,那么我们离遍地名师也就不远了。
名师的成长,说到底,与他们个人善于独立思考、勤于实践探索和创新发展分不开。
单就中国教育史上的名师来说,他们身上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十分突出。从古到今,创立道学的李耳,万事师表的孔丘,强调反求诸己、主张“慎独”的修养方法的孟轲,倡导尊师重教、提出学以致用理论的荀况,都是名副其实的卓越之师。此外,陈嘉庚、张伯苓、徐特立、黄炎培、陶行知、胡适、晏阳初、杨贤江、吴玉章、陈鹤琴、吴贻芳、叶圣陶、董纯才、段力佩、斯霞等,都堪称一代名师而为人敬仰。谁能证明,他们之所以成名是被某个人或者组织精心打造的呢?
就教学范围而言,我们所说的名师,多指社会公认的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教师。他们长期扎根于教育教学第一线,有专业可授,有学问可传,有教育教学思想可以研究。这样的名师,在教育教学思想、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均不同程度超越了前辈和同行,都对各自的术业有或大或小的创造性贡献。他们通过授业实践或自己的著述,留下了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和事迹。从本质上说,他们的成长是一种个性化成长,这种成长是他人无法模仿也模仿不了的,更是任何人打造不出来的。
作为教育管理者,希望教育界多出名师,不断出现卓越教师,引领教育发展,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动辄把“打造名师”当作管理理念,动辄采用行政手段评选名师,并给所谓的名师贴上市级、省级、国家级的行政化标签,这是违背人才成长规律的做法。
试问,如果我们评选出来的一些名师的“名”只是停留在“名师证书”上,他们有社会影响力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和教育著述究竟在哪里?
某市评选的某些名师,除了拿到一纸证书外,本地同行很少知道他们究竟哪里有名。甚至,某个名师常以“国家级”名师自我炫耀,喜欢四处作报告,内容却没啥新意。在结尾时,却几次三番让大家记下他的联系电话和地址,说,需要多少书请在回执单里写清册数。听讲的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名师的那些天花乱坠的讲话,不过是为了达到卖书的目的。某些名师借助名师的标签,四处活动,挣外快,这不是把名师硬生生搞成了“狗皮膏药”吗?
教育管理者与其奢谈打造名师,不如充分尊重人才。譬如,把功夫花在发现人才上,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尊重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多给他们提供外部条件,让他们更好地独立思考,自主成长。譬如,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减少对人才正常工作的行政干扰,克服揠苗助长的政绩冲动,让他们充分发展潜在的能力,让他们自己成长为名师。这才是教育管理者要尽心做好的主业。
总之,名师是打造不了的,卓越之师更是打造不了的。一句话,那些真正的名师确有贡献,他们淡泊明志,自有朴素的教育情怀,同时也是明智之师。他们反对给自己贴名师的标签。他们深深地懂得:要想成为名师或者卓越之师,需要靠教师自己终身努力。
(作者为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教师)
马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