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7月19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传统行业如何在新常态中找到生机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7月19日   12 版)

    近日,《第一财经日报》原总编辑、秦朔朋友圈创始人秦朔在参加由华东理工大学举办的知行合一论坛、创新创业大会上,针对当前经济出现的制造业疲弱、消费力降低的状况,给出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解释。他认为,那些改良后的所谓传统行业实际上在新常态中,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销售量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可以凭借产品创新大幅度刺激消费。

    以传统的家具生产行业为例,最近一股“屌丝”力量异军突起,它以廉价的板材家具为主要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小户型家具定制服务。这门生意,着实把秦朔震惊了,“我原来以为这种生意最多一年做几亿元,了不起一二十亿元(营业额),没想到竟然做到了80亿元。”

    秦朔介绍,这家公司最早只是普通平板家具的生产商,但与其他平板家具生产商不同,这家公司找准了用户的痛点,并对症下药——房屋价格高,小户型空间要充分利用,但如果不在装修房屋时花大价钱请设计师,没有几个用户懂得如何充分利用空间,偶尔几个有想法的用户也找不到合适的施工方来把想法变成现实。“尚品宅配”由此诞生。

    “大家都说制造业很糟糕,情况很差。实际上要分类来看。”秦朔说,一些老的家具厂十多年前已经做到七八亿元的营业额,如今还停留在原有档次。但同时,也有很多像“尚品宅配”这样的家具公司发展很健康,“现在的方向那就是越来越细分,越来越跟国际设计潮流接轨,还有一个很大的主题就是信息化。”

    另一个广泛意义上来说不被看好,却在个体创业过程中受到极大关注的传统行业,就是内容生产行业。

    “‘秦朔朋友圈’的关注数量,比以前《第一财经日报》关注量已经多不少了,而且我的读者质量还非常高。”秦朔以自己的创业项目为例,“秦朔朋友圈”总共只雇了不到10个人,交了8份社保,相比《第一财经日报》雇员数量完全不在一个量级,“那时候我管400多人,内容生产有两百个人。”

    他反思,为啥一个四五百人的团队,反而在粉丝数量和质量上还“干不过”一个不到10个人的团队,“以前所谓的内容生产,有品牌、缺产品,这样一个品牌很响亮,但它每天生产的那么多内容中能真正打动人的东西很少。”

    “我以前写专栏,七八百字,快的话40分钟,慢的话一个多小时;但现在,我凌晨3点起床写文章写到5点还没写完。实际上,我头一天就开始搜集相关资料了。”秦朔说,自己现在写一篇文章,加上准备时间,不会少于10个小时,“我上个星期写了一篇《人的觉醒与中国的再出发》,写了差不多20个小时,这里面的‘痛苦’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而在传统媒体行业,秦朔判断,除了国家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七报一刊外,其他绝大多数传统纸媒都处于亏损状态,“你可能觉得报纸这种内容生产行当,根本就没有希望了。但如果你换另一个角度来看,内容创业仍活得很好。”

    比如“吴晓波频道”,秦朔预估,刨去卖酒之类的收入,仅仅靠品牌广告所带来的利润,一年有2500万元到3000万元,“它人少,就十几个人。”秦朔说,这种利润水平,全上海可能除了《上海证券报》,没有一家报纸可以媲美。

王振:“互联网+养老”不应成为概念炒作工具
“死磕”造就独一无二的事业
互联网行业薪酬下滑 O2O首当其冲
传统行业如何在新常态中找到生机
“互联网+”重构医疗生态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