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中国青年报接到海南岛鸟肥公司的来信:有数百名工人和干部(其中80%是青年),为了开采祖国的宝藏,冒着风浪到西沙群岛挖取鸟粪。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贾化民随即于同年12月前往西沙群岛,带回了那个年代的南海风光和故事
亲爱的读者,请你们打开祖国的地图,从海南岛向东南看,那些密集得像天空中的星星般的许多小岛,就是我们祖国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我来到了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上,这里距海南岛有200多海里,距北京约5000多华里。虽然这么遥远,这里却依然有着英勇劳动的人们。
西沙群岛有无数的小岛,永兴岛是其中的一个。步行绕岛一圈需一个半小时,岛上四季常春,生长着麻疯桐和避霜花等热带植物。在这附近的海里,生长着约2000多种鱼、鲸、海龟等。在岛的上空,是成群的鲣鸟和鹦鸟。这些鸟是渔民的好侦察兵,渔民经常根据鸟的行动来判断鱼群的方向。许多鸟在海面上捉鱼而食,遗粪在岛上。这种鸟粪是一宝,它含有大量的磷和钙,是做化学肥料的好原料。这种鸟粪,仅永兴岛就储存数十万吨。
在永兴岛丛生的阔叶植物林里,生活着400多个开发鸟肥的青年人。他们是海南岛鸟肥公司和西南沙渔场调查队的工人。他们冒着高3.5公尺的巨浪,渡过水深2000英尺的海洋,到永兴岛安了家,成立了俱乐部。从此,永兴岛上歌声四起。
休息的时候,岛上的两个篮球场和两个排球场都挤满了人,每个星期六晚上还要举办一次周末晚会,唱唱海南戏。工人们开辟了菜园,种上了椰子树,将来还准备种菠萝、羊角蕉、荔子等果树。
西沙群岛不但是香港和南洋航行的孔道,还可以作为我国未来的远洋渔场补给站。更重要的是我国的东南屏障。我们一定保卫祖国的领土,不许任何人侵犯。(发表于1957年1月20日)
照片制作 张左
本报记者 贾化民摄影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