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剧《黑镜》中有一集叫《你的全部历史》,片中每个人耳后都植入了内置芯片“grain”,因此回忆的影像可以被随时调出来观看。男主角凭借蛛丝马迹怀疑妻子和前男友藕断丝连,便开始歇斯底里地追寻妻子背叛的证据。男主角不仅反复折腾自己的记忆,还逼迫妻子及其前任展示他们的记忆。记忆芯片是忠实的,证明妻子婚内出轨。两人分道扬镳,男主角精疲力竭,电子证据帮他印证了猜想,也彻底输掉了爱人。最后他从耳后抠出了芯片。
片中记忆芯片“grain”是虚构的,也许你认为英国人对现代科技太悲观,也许你乐观相信总有办法在电子产品和社交网络的洪流中独善其身,不会被轻易出卖。然而眼下,我们不知不觉也拥有了一个“记忆芯片”,虽不至于记载“你的全部历史”,但它已暗暗生长成我们习以为常的动作、一份电子底稿,如影随形,且裹挟的影响力超乎想象。
我说的就是手机截屏啊。
人类传播介质的进步从未懈怠,电子媒介打碎了人类交流的时空桎梏,同时附送一件赠品:我们的日常交流有了保留底稿的可能性。两指一按,便可“咔嚓”截下屏幕内容存入相册,手机截屏省掉了“复制粘贴”的步骤,任何需要的图文一秒钟存档,是最便捷的备忘录,原原本本记录了信息源的完整样貌。
我们的确从中获得了愉悦。爱留“底稿”的热恋情侣,他们的截屏相册堪比一部言情剧,铺天盖地都是短信微信你侬我侬的绵绵情话。待到社交App霸屏后,截图又演变为一种社交语言,私人对话也大大方方蹦跶到公开场合,比如有人觉得和朋友的私聊金句迭出、“全程高能”,立马截图上传朋友圈、微博,让群众们一道分享有趣的段子,心满意足地收获一堆“赞”。
自从手机截屏与社交空间建立起联系,图像即被赋予了“电子底稿”的味道和分享互动的快感。我们仿佛回到了小学“看图说话”的作文题,晒截图者笑而不语,围观群众阅后各怀心事,各取所需。
截屏的优势有目共睹。关于手机,我们想珍藏什么,晒什么,截个图便是,再无需费心以文字转录,以声音转述,且更能恒久保护真实性。手机截屏固然带来快乐,但现实中许多人还是被这个先进手段“坑”惨了,在某些人际交往圈中,有心无意间,手机截屏竟从协助工具陡转为搅弄风云的武器,甚至几秒钟之内永久性摧毁一段和谐、亲密的关系。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博士汪冰认为,当手机截屏作为侧面反映人际交往的凭证时,相较于私人感情,它在职场中的杀伤力更为致命。
如今,许多公司职员的手机里都活着两个微信群,一个是“明面儿上”的群,里头端坐着老板,另一个群则是私底下排除领导的群。后者剔除了上下属的森严等级,但往往关系极其微妙,包含几分朋友情分,却难逃利益冲突的魔爪。汪冰说,他一朋友见到公司内部同事群几个人在吐槽老板,便截屏打算发给“局外”好哥们儿,结果点错了,不慎发回到那个同事群里,覆水难收。后来呢,群里所有人都不敢和他说话了,一致以为那张截屏是预备发给老板的。那个朋友没法解释,因为越描越黑。他无奈发现,自从误发截屏后自己就被孤立了,同时群里“画风都改变了”,只谈“正能量”话题,生怕私下吐槽再泄露出去。
职场利用截屏“不当言论”挑拨离间、打压对手的情况确乎比比皆是。在注重团队凝聚力的公司里,利益网络纠结而敏感,没有人能毫无顾忌地兀自奋斗、晋升,必须时刻提防着职场上的明枪暗箭。据汪冰观察,甚至有缺乏安全感、恐惧未知敌意的人,由于担心某个同事未来可能“加害”自己,还会早早截屏一些不利于对方的电子底稿,即“黑材料”,作为保护自己的武器。
手机截屏介入职场私人恩怨,尚不算最冷酷的“像素中的恶传播”。有时在朋友圈,我还能看到有人只因为看不爽某某,就截下一串对方“奇葩”言论,填满朋友圈“九宫格”,号召微信里各路不知情的好友们共同讨伐、怒不可遏“扎小人”。且不论只言片语能否等价于人品问题,煽动群体无故咒骂,实已突破公共场合表达的道德底线,陷入大恶的泥淖。
汪冰指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喜好上社交平台公开晒“烂人截图”的行为,本质上是为了引起集体的“共情”,煽起民愤。“以前的口头表达在沟通完成后就消失了,只存在于脑海中,而现在沟通过程是可以被围观和反复参观的。”在他眼中,达到网络围观的目的,就好比一场民间私刑。
所以,《黑镜》的悲观主义并非无病呻吟。现实中,只需稍加添油加醋,从你指尖溜出去的文字、照片,都有力量反过来狠狠侵犯你,且绝无回旋余地。看着手机里成百上千的联络人,你大脑里率先蹦出的想法将是“反截屏”,精细估算被伤害可能性,而不是推心置腹畅聊一场;你让自己在微信群里慢慢“透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打字前再三斟酌几遍措辞,照顾每位受众的立场和感受……
“人际关系是由接纳、信任、爱、尊重和理解带来的,但一旦你做过的事都可以成为反对你的证据时,恐惧感带来了自保行为。”汪冰说。面对手机截屏潜在的消极影响,我们要做的,一方面是谨慎自保,另一方面,握紧自己的善良,换位思考,“当面不能说的话,请背后也别说”。
沈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