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8月07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识人

他要造一个情感机器,路线已经画好了

莫一嗷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8月07日   03 版)

    莎士比亚说:“我不是真的凭我的眼睛来爱你,在你身上我看见了千处错误,但我的心却爱着眼睛所轻视的。”为什么爱情如此美好,现实却如此残酷?在人工智能学家的眼中,这个问题就转换成了,“我们的大脑为什么会自动忽略那千处错误,而爱着眼睛所轻视的”。

    人工智能科学家马文·明斯基在《情感机器》一书中,花了比一个一元硬币竖起来还厚的篇幅,研究了人类思维的本质,这让他看起来更像是一位生理学家或者心理学家。这也难怪,这位大学在哈佛主修物理学的学霸,同时选修了电气工程、数学、遗传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遗憾的是,今年1月24日,享年88岁的明斯基在纽约去世。这位一生致力于创造“情感机器”的人工智能先驱人物,生得太早,没能看到真正的情感机器诞生,但他已经为未来机器人的发展方向画好了蓝图。

    1927年,明斯基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眼科医生家庭,从哈佛大学毕业后,1950年,进入普林斯顿大学攻读数学博士学位。学霸是讲究效率的。在读博第一年,明斯基就提出了关于思维如何萌生的理论,并建造了一台名为“Snare”的学习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神经网络模拟器,能够在其40个“智能体”和一个奖励系统的帮助下穿越迷宫。

    1958年,明斯基离开哈佛大学的教职,去了麻省理工学院,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工智能实验室。在那里,他自己设计和制造了一个带有扫描仪和触觉传感器的14度自由机械手,可以像人一样搭积木。

    英国数学家图灵说过,精致的算法可以还原人类智能。明斯基作为第一个获得“图灵奖”的人工智能学家,也坚信这一点。他对让计算机模拟人类大脑认知能力的人工智能领域情有独钟,引领了认知心理学、神经网络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潮流。

    人工智能发展至今,工业机器人能做很多重复性的劳动,家庭机器人能听懂人说的话,陪护机器人成为老人、儿童的新伙伴,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酒店也在日本开业……如果机器能够模拟人脑,情感机器人就指日可待。

    物理学家擅长用几条定律就解释全世界,甚至全宇宙,但明斯基发现,这对人工智能来说行不通。一些我们司空见惯的词,比如,“情感”“感觉”“反思”,在大脑中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诸如“为什么下雨的时候,有些人不想被淋湿”之类3岁小孩都知道的问题,计算机就会感到费解。所以,要制造情感机器,得先知道大脑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在《情感机器》中,明斯基指出,人类大脑包含复杂的机器装置,并由众多“资源”(resource)组成,而每一种主要的情感状态的转变,都是因为在激活一些资源的同时会关闭另外一些资源,这改变了大脑的运行方式,比如,愤怒用攻击代替了谨慎,用敌意代替了同情。而这人类思维的本质,正是研究人工智能、塑造最高级的“情感机器”的关键所在。

    对此,明斯基提供了一幅详尽的路线图,指出了制造情感机器的六大维度:意识、精神活动、常识、思维、智能、自我,并将这些与人密切相关的词用人工智能的逻辑进行解构。总之,他对这本书制订了如下目标:解释人类大脑的运行方式,设计出能理解、会思考的机器,然后尝试将这种思维运用到理解人类自身和发展人工智能上。

    在一次接受媒体访谈时,明斯基说自己的终极目标是制造几乎和人类一样,甚至比人类更优秀的机器人,“人类并不是进化的终点”。

    明斯基说:“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人口总量仍在增长,这样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我们需要聪明的机器人来帮助他们做家务、保管物品或种蔬菜。但还有一些问题是我们不能解决的,比如,如果太阳不再照耀地球,或者地球被毁灭了,我们该怎么办?不妨‘制造’更多更好的物理学家、工程师和数学家。我们必须为我们自己的未来打算。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的文明终将消失。”

蔡志忠:开玩笑,世间还有比美梦成真更快乐的吗
他要造一个情感机器,路线已经画好了
张悦然:没经历过文革的80后,怎么写文革
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
银幕上的奥运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