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宁波8月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李剑平)现在,不管是“小升初”还是“初升高”,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测试)对宁波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升学没有任何作用。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局近日重申,全市初中、高中招生同社会各类培训机构组织的竞赛、测试脱钩。
暑假期间,一些机构组织的学科竞赛和培训火爆。不少学生家长也质疑这些竞赛的“含金量”,获奖对学生升学有没有帮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是什么态度?宁波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回应该市一些学生家长关切的问题时介绍,全国某数学邀请赛、全国某小学生学科能力竞赛、国际某青少年数学竞赛、某数学思维能力竞赛、世界奥林匹克某数学竞赛、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某数学竞赛等,都是由非官方组织的,看似“大牌”背景,实则名目繁多、乱象丛生。
非官方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不仅助长社会培训机构和家教市场兴起,带动教辅材料、培训、考试及参赛组织等各种利益链生成,极大地冲击了中小学正常的教育秩序,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促进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宁波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杨广文说,今年一位家长在替孩子报考该校时,带来有关学科竞赛的全国、省级获奖证书,孩子仍然没有被这所学校录取。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书院校长王琳军表示,该校招生简章有明确规定,这类证书不作为招生依据。
近日,宁波市海曙区教育局还专门开展2016年暑期中小学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专项检查工作,重点查处中小学有否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行为;中小学有否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否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行为;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否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等行为。
针对社会培训机构组织中小学生进行学科竞赛(测试),且误导竞赛(测试)成绩可与重点学校招生(推荐)挂钩等问题,宁波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严禁学校及教师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培训机构培训和各类学科竞赛(测试),不得以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竞赛(测试)成绩作为优先录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