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前776年到今天,奥运会有着长达2792年的历史,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滋养了一代代人;从1896年到今天,现代夏季奥运会已举办了31届,它在时代变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影响了世界格局。从1984年到今天,中国大陆运动员九度出征夏季奥运会,每个中国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奥运记忆。当我们谈论奥运时,我们在谈些什么?解读奥运会,就是解读我们自己。
公元前776年,第一届古代奥运会在奥林匹亚举办,这场会期仅有1天的运动会成了整个希腊的欢庆盛典。当时希腊并未统一,而是由大大小小的城邦组成的“准国际社会”。这个微缩版的国际社会和今天的世界一样,充满了利益争夺,战火四起。4年一度的奥运会,为这个并不理想的社会注入了一股清流。
每当会期将至,各城邦都会派出自家最强壮健美的战士和年轻小伙子,来到奥林匹亚,用竞技取代战争,用体育纪念友谊。古代奥运会的基础是伊利亚斯人和斯巴达人间签订的《神圣休战条约》。在这一条约约束下,每逢奥运会举办,希腊各城邦之间都应立即停止战争,并在奥运竞技场上努力构建和平。
2000多年过去了,古希腊诸城邦早已在战火中消失,古代奥运会也成了遥远的传说。唯一没有改变的,是各国之间的矛盾,频繁爆发的战争。1896年,在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博士的倡导下,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现代奥运会以“团结、友好、和平”的精神指导比赛,鼓励竞技体育和国际合作,见证人类永远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这是对古代奥运会和平意义的致敬,也是对彼时现实世界的谆谆提醒。
然而,自1896年至今,人类已经举办了31届现代夏季奥运会,却依然没能充分领会奥运会推崇的和平精神。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时,毗邻希腊的意大利和埃塞俄比亚正在北非酣战,给这届和平的盛会蒙上了战争阴影;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沦为希特勒和纳粹党试图证明人种优越性的工具;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和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更是冷战双方互相抵制的“战场”。人类之间的战争永不停息,没有几个国家会像当年的古希腊人那样,愿意因奥运会而休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刚刚举行,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之间就爆发了军事冲突。今年的里约奥运会则在中东反恐战争的隆隆炮声中举行。
在各国人民为奥运健儿们的出色表现欢呼与喝彩的同时,也有许多人在战乱的漩涡中挣扎与呐喊,这样的事实恐怕会令人很不舒服。强调这样的现实,不是不让大家欢呼,或者故意煞奥运会的风景,而是希望今天的人们,能够不忘奥运会的初心,在观赛的同时把对和平的向往也放在心中,并且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和平作贡献。
在每届奥运会上,人们最关注的往往是光芒闪耀的运动明星和竞争激烈的奖牌榜。不仅在中国如此,在全世界也大抵都是如此。曾经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的奥运会,一届比一届竞技性强,最终成了世界顶级选手争夺奖牌的赛场。而各国国民的殷切期待和体育赞助商的利益驱动,更让比赛剑拔弩张,不时冒出火药味。这种现象,固然也有促进体育竞技发展,鼓舞国民士气等积极作用,但从根本上说,却未必符合奥运会追求和平与友谊的初衷。
每个人都不难明白和平和友谊的可贵,结合实际情境想一想,我们究竟是更欣赏林丹和李宗伟之间的英雄相惜,还是更欣赏霍顿对孙杨的“你死我活”?答案不言而喻。如果连赛场上的运动员之间,都充满了敌意而非友谊,那么我们又怎么指望奥运会给世界和平带来和平与希望?
五环旗下,人们渴望和平,可赛场之外,战争依然造成家破人亡,流离失所。我们的世界远不完美,奥运会离真正的和平盛会也尚有距离,每个人都有责任缩短这段距离。
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