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三国古遗迹都是我在香港看不到的,古色古香,有种穿越到古代的感觉。”第一次参加“火车团”的香港学生廖艳儿激动地说,“这些古遗迹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不仅让人记住历史,还让人亲身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近日,2016“爱我中华”之两岸四地青年大汇聚火车团活动(以下简称“火车团”)圆满结束。约300名来自香港、广东、台湾、西安四地的青年赴四川、湖北开展为期8天的历史文化之旅,重访三国时期魏、蜀、吴之地,了解三国历史,感受三国文化,增强了两岸四地青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
生活和文化都在进步
活动由广东青年联合会等单位联合内地和香港的爱国人士共同发起,今年是“爱我中华”两岸四地青年大汇聚火车团的第16次出发。2001年,“火车团”专列首次出发,截至今年,共走访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17个省份,迎来了两岸四地众多年轻人,并连续多年获得香港特区政府资助。
“来内地之前,一直觉得内地贫穷落后,与香港的现代化有着天壤之别。”有10年“火车团”经历的香港学生龙允浩回忆道,“但是,来到内地后,发现这里并不是之前想象中那样,内地也有很发达的城市”。他表示,这10年来,一路感受到中国内地的进步,比如最初火车速度非常慢,到如今高铁动车普及;内地一些民众的文明素养逐年提高;城市也越来越现代化,不少三四线城市发展得不错。
学生廖艳儿也有同样的感受。她说,她上次来内地还是3年前,这次回来发现内地发生了很多变化。她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透露了一处她关注到的小细节。有一天晚上,她和同团的内地女生一起出去买东西,她发现内地女生在用打车软件,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所有的交易。“这让我觉得好神奇,出门带一部手机就行,比香港的八达通还要方便”。
歌声串起的两岸四地情
尽管现在交通便捷,但活动举办这么多年来却一直坚持坐火车。“因为青少年能通过火车游览祖国各地风光,加深对沿途地理风貌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在火车上年轻人可以有更充足的时间进行自由交流,促进对彼此的了解,增强彼此的友谊和联系。” 全国政协委员、“火车团”总指挥龙子明介绍说。
在随团采访过程中,不少青年在谈到“收获到什么”时,提到最多的是“友谊、朋友”。
已经是第四次参加“火车团”的香港学生谭洁雯表示,在“火车团”里结识到不少朋友,即使活动结束了,也还保持着联系。2011年,她第一次参加“火车团”时认识了北京朋友,后来再次去到北京时,这些朋友非常热情地接待她。在“火车团”她还结识了台湾朋友,“相识于‘火车团’,后来我到台湾旅行时,那个台湾朋友还驾车带我到处游玩参观”。
龙允浩也说,这10年里游览过不少地方,每游览一个地方,他都会在当地结交朋友。如今在他的社交软件里,内地朋友已遍及10多个省份。
“我发现两岸四地的朋友都爱唱歌,唱歌成了很好的交友方式。”广东学生程雯说。在“火车团”里,确实随时随处都能听到年轻人的歌声。在去往成都的火车上,大家聚在一起玩猜歌名游戏——哼曲调猜歌名,猜出后一起合唱;在各分团成员自我介绍环节,每位成员需要在自我介绍后唱一首歌;有的分团还专门设定新任务,要求每个小组会粤语的组员教不会粤语的组员唱一首粤语歌……
建立起连贯两岸四地的青年网络
“香港、澳门回归之后,我觉得港澳青年对中华民族、对国家缺乏认识,要让他们了解国家,认识祖国。”龙子明坦言,组织“火车团”,意在培养青年热爱国家、热爱中华民族,锻炼青年的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建立起连贯两岸四地青年的人际关系网络。
这一切正在慢慢实现。不少港台青年表示,通过“火车团”这一平台了解到内地的真实情况,也由此消除了对内地的部分误解和偏见。
西安学生左婧告诉记者,与香港、台湾的朋友们交流时,她留意到他们对内地的看法其实不像一些媒体报道上所写的那样偏激、狭隘,“比如此前台湾节目称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但台湾朋友说他们其实不是这样想的”。
对于“火车团”的未来发展,龙子明说,希望将来有更多香港的老师能参与其中,到内地去走走,去看看,去了解。“香港学生约有100万人,一年约有10万人次到内地交流。那么平均下来,一人在校期间大概能参加一两次交流团”。
“但是仅靠来内地一两回就能改变一切吗?”龙子明反问道。在他看来,青少年最常接触到的人之一就是老师,所以如果老师到内地了解后再和学生说明情况,而不是根据媒体报道片面地介绍内地,那么年轻一代对内地的认识可能会相对没那么偏激。
如今,不少香港学生也会带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参加“火车团”活动,龙允浩便是其中之一。要“以生命影响生命,感染身边人。”龙允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