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9月02日 星期五
中青在线

十二年坚守传承与创新积淀的底气与实力

“振兴杯”赛场内外“叫板”国际顶尖水平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黄丹羽 陈凤莉 实习生 杜沂蒙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02日   T01 版)

    第十二届“振兴杯”闭幕式颁奖现场。

    “这届比赛的组委会很内行。”多次来到振兴杯的北京队技术指导杨朝辉这次感受不太一样。他发现,机修钳工工种的比赛变化挺大,“从赛程设置到评分标准,都有向世界技能大赛的水平看齐的味道。”

    8月29日至9月1日,第十二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在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课件设计师、机修钳工、服装设计定制工参加角逐。

    备赛总有“想不到”

    “感觉高手云集,熟悉的面孔依然在。”时隔4年,乌鲁木齐市高级技工学校的李吉文再次来到“振兴杯”决赛现场。2012年,李吉文曾获得第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钳工工种第12名。这次再战振兴杯,他感到“差距好大”。“对手在不断的练习、提高,考核标准更严格了,压力也更大了。”

    这几年,李吉文带着学生参加过不少技能大赛。他觉得,国内的一类比赛正在向世界技能大赛的标准靠近。“近年来,全国性的类似比赛,考核模式基本在模仿世界大赛的形式,包括对操作过程的评价、精细程度的要求等。”

    和李吉文一起参加比赛的还有他的铁哥们陈福兴。他是名副其实的“比赛型选手”,参加过的大赛不计其数。虽然已经“身经百战”,“振兴杯”决赛前,陈福兴还是背起铺盖卷儿住进了学校的实训楼,一住就是一个月。最后几天,他还专门加重了训练强度,从每天早上8点训练到晚上12点。

    到了决赛现场,陈福兴还是发现“准备有不到之处”。“比赛采取过程性评价,裁判会在中途对选手的操作步骤进行记录并给出评价,这对操作有一定的影响,加上比赛试题和模拟毕竟还是不一样,到最后,只完成了一半。”这让平时在训练中能够完成80%~90%的陈福兴有些意外,“同样的强度,在2012年全国中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规定7个半小时完成,而且只是结果性考核,而这次,需要在3个小时完成,并且更注重过程性检测规范和数据记录正确。”

    石家庄印钞有限公司的刘学进知道两位同事参加过第九届振兴杯比赛。他听说,当年的比赛项目是做一个“有底座的五角星,就像个艺术品”。“以前就做一个件,而且不实用。这次考核分几个部分,评分更全面一点。以前就是最后成品靠数据打分,这次装调是有过程评分的,更能反映基本技能和操作水平。”

    向世界技能大赛看齐

    拿到比赛大纲时,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钳工刘洪平有点“头大”,这次比赛中可能考到的CAD制图,他从来都没接触过。他特意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临时抱佛脚”。“不管比赛结果如何,至少我学到了一些新东西。”

    杨朝辉觉得,这就是大赛的引领作用。“考电子制图,提前告诉你两种软件,不一定用哪个。对青年工人来讲,这就需要你都了解、掌握。这正是对青年技能提升的提示,告诉青年人你应该具备这种技能,不但要干好本职工作,对于新出现的东西也要追踪学习。”他说,“这次大赛对机修钳工的考核很到位。之前类似比赛的评判标准是数据测量,过去锉配,比谁的缝隙小,这次就不同了,看滴漏速度,看抽拔力,以实际效果定考核结果,更注重实效性。滑阀修配的检测方式、检测手段,让我们感到焕然一新,这就是提升了!”

    机修钳工裁判长杨全利介绍,和往届比赛相比,这次比赛机修钳工工种突出考核选手的综合能力,内容设计更加贴近实际应用,级别更高更难。“原来的比赛项目比较单一,这次是比较综合的项目。获奖选手综合水平很高,在国内可以说是顶尖的。”

    服装设计定制工的比赛同样紧张激烈。选手要在6个小时内完成从量体裁衣到裁剪、制作的一系列过程。裁判张鸿志表示,这次大赛与以往类似大赛不同处在于对选手的综合能力的考核,再加上时间紧张,“估计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做不出来”。

    而网络课件设计师工种的设置更是一大创新。裁判长陈建珍表示,这个行业在国际上都是一个新兴行业。“这次在技术上,除了图像、音频、视频之外,还新加了最先进的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考核传统技术,更加入了对新技术应用的考核。”

    中国水平与世界水平不分高低

    来自上海的服装设计定制工选手刘伟所在的企业,接的都是国外订单,打版制作也都是按照国外客户的标准来做的。在他看来,中国的服装制版水平和国外已经没有差距,中国的制版技术甚至更受国外客户的青睐。“我们的合作方已经打算把纽约的版房撤掉,放到中国来。这就说明我们的技术是过硬的。”刘伟说。

    来自吉林队的指导老师袁瑞仙也觉得,中国青工的技能水平并不差,只要沉下心来做,国外专家能做的事,他们也能做。她记得几年前,长春一汽模具中心曾经斥巨资进口了一批数控设备,其中有一个零部件,在冲击力大或者超载的情况下就会损坏,重新购买一个零件需要六七万不说,备件周期还很长,要等半年时间,这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当时,袁瑞仙带着几个技工一起研究,反复实验,从测绘画图,到生产加工全都自己生产,最后在深圳的一个加工企业做出了成品,与国外购买的零件品质相同,成本上却降低了10倍不止。“这些年轻的技能人才只要能认真去做,是能够与世界水平比肩的。”

    长春一汽的董洪涛就经常“挑战”国外专家。因为厂里进口设备较多,出现故障时,通常需要厂家派人过来维修,“耗时也耗钱”。董洪涛便开始自己琢磨,耐心地一点一点调试,有时候专家需要十几天才能修好的设备,他只要三五天就修好了。

    一次,一台测功机的发动机出现故障,厂里所有人“连拆都不知道怎么拆”,因为“说明书都是外文的”。等专家来维修的时候,董洪涛就在一旁站着,仔细观察每一个拆装步骤。设备再出故障时,他就能自己上手,再也不用费力去请外国专家了。

    不过,大家也承认国内外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还是有一些差距。石家庄印钞有限公司选手刘学进记得,厂里进口设备时,曾有两个奥地利小伙子来帮忙安装。一个钳工,一个电工,年纪都不大,“二十岁左右的样子”。可他们的职业素质让刘学进印象十分深刻。“钳工不只会钳工,电工不只会电工,两个人什么都能做,综合能力比较好。”刘学进有些“汗颜”,“我们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的差距可能还是有的。”

    北京京煤集团有限公司的钳工雷均已经是个工龄17年的“老师傅”。他觉得,国内外职业技能教育最大的差距,源于“动机不同”。“国外许多年轻人选择专业是从兴趣爱好出发,喜欢汽车,去汽车学校,喜欢什么学什么。咱们这里好多是为了养家糊口,而不是出于兴趣。”雷均觉得,如果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年轻人的兴趣来进行培养,这个行业会发展的更快更好。

    为青年技能人才打通上升空间

    6个小时下来,所有参加服装设计定制工比赛的选手都“累瘫”了。大家离开考场领到盒饭时,一个个“目光呆滞,只有嘴在机械地动”。虽然很累,但高倩觉得,“这6个小时比自己在家半个月学到的都多”。

    高倩来自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她毕业于河北师大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平时除了设计服装,她还和学生们一起在学校提供的众创空间里设计布艺娃娃,作品远销海外。“在校学生都可以提出申请,项目经过专家评定,通过的话就可以入驻众创空间。”高倩说,“学校团委也会经常举办各个专业的技能大赛,机电啊、计算机啊之类的都有。”高倩觉得,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正在越来越受到重视。

    刘学进所在的石家庄印钞有限公司也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下了大功夫。“像我是双通道,既可以走工程师的渠道,也可以走技术工人的渠道。”刘学进觉得,企业正在摒除传统国有企业“论资排辈”的传统,开辟一条新型技能人才培养道路。“以前说长一级半工资,老师傅可能一下多了七八百,年轻人就一两百。但在企业里,其实青年人才是挑大梁的。如果政策上不予以倾斜,肯定要失人心。”石家庄印钞有限公司团委宫京钢介绍,“这几年企业对新进大学生实行政策上的引导、薪酬上的倾斜,上半年还做了思想动态调研,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多的青年能感受到企业对青年的重视。”除了待遇保障,石家庄造币有限公司也通过双轨制等方式,为青年技能人才提供充足的上升空间,尽量满足不同类型青年的成长需要。

“振兴杯”赛场内外“叫板”国际顶尖水平
青年技工:快节奏时代的理性选择
初心不忘 匠心筑梦
青工技能助振兴 扬帆腾飞再启程
麦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