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军工精神?它和创新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大学生为何需要军工精神?8月31日下午,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站在讲台上近两个小时,给该校4100名本科新生上了大学第一课。付梦印建议新生定个小目标,成为各自领域的“杰出匠才”。
“李约瑟之谜、钱学森之问、李光耀之思的聚焦点都在当代中国的科技和教育,需要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也是需要当代青年认真思考、对待和参与的重大时代命题。”由此,付梦印谈到,为什么近代中国的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为什么直到现在杰出人才、大师的培养还在探索,为什么当前中国的创新能力还无法比肩美国,问题的症结在于,中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如何才能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付梦印认为,不仅要靠必要的物质条件作为保障,也离不开优秀文化作为精神支撑。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时期积淀形成的军工文化,是南理工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力量之源。
围绕军工精神和创新报国,付梦印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3个方面进行详细阐释。军工精神是什么?军工精神是创新报国的力量源泉。从官田兵工厂到马兰基地,从简易枪炮到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从黄崖洞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付梦印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军工行业的发展史和军工精神的演进史。
南理工特有的军工精神和创新有什么关系?付梦印用钱学森、郭永怀、邓稼先、赵九章、任新民、吴运铎等一代代军工前辈和南理工人的事迹,一边讲历史,一边讲故事,生动阐述了军工精神蕴含的创新内涵。
“跨入大学校门,大家就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付梦印说,希望学生们通过“第一课”对“军工精神”的含义有更深入的了解,将个人的梦想和学校的奋斗目标、国家的宏观战略相结合,同频共振,实现更有意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