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拿到陆晓娅《影像中的生死课》一书就很快被吸引,不仅因为我认识她、敬重她,愿意了解她近几年全情投入、潜心研究的成果,也在于我本身也对电影与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电影的生死主题如此永恒,可以说“无生死不电影”。晓娅是如何诠释的?又如何将其与人文研究中的生死学结合起来?令人十分好奇,于是很快进入阅读中。
但不得不说,这个阅读过程让人百感交集。书中所展示的,既有晓娅和旁听老师基于丰厚的人生阅历与学养进行的思考,也有年轻学子们情绪被扰动后来自心灵的回应。既被所选电影片段时时打动,又陷入一个又一个诘问和思索中……有时一读就会忘了时间,唏嘘慨叹,拿笔在书上写写画画,又觉得空间错乱,在日复一日的琐事中思考人生大问题,在现实与终极命题之间来回穿梭,既真实又穿越。
这样的阅读虽然过瘾,却让人不能一鼓作气完成,也许这就是一本不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面对时时被叩问的心灵,需要一边调整一边应对。但作为社会人,又确实需要在生命的某些时刻,屏蔽各路无效信息和过度信息,清理垃圾时间,与真实的内在对话。
在大学中,开设生死课可能不是新鲜事,但与电影结合却是一个巧妙的构思。它让学生们在探讨生命话题时更容易带入体验,影像激活我们的内在情绪和感受,继而引发对自我的觉察,它既是引子,又是教材的一部分,但学习最终是由学生和教师双方共同完成的。
于是我们看到大学生在课堂上被自然地卷入,他们为《死亡诗社》里“尼尔之死”和“告别基丁老师”泪光闪烁,又为儿童喜剧片《小猪教室》发出会心微笑,而在《姐姐守护者》中,妹妹一生下来就肩负着“为身患绝症的姐姐提供‘零件’”的任务,在家庭中,妈妈、妹妹和姐姐到底该怎么做?学生们在课堂上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晓娅似乎特别偏爱这种悖论式问题,在各种“拷问人性”的命题下让学生们体验个体差异,多角度思考,从而寻找生命伦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她不断引发学生带入角色,写下“假设我是……我感受到……,我想……,我做了……?”她请学生们自选扮演《阳光小美女》中的爸爸、妈妈、哥哥、舅舅……,当学生们代表角色进行阐述,完成这一内心“小传”时,他们同时也通过理解一个家庭的变化,发现“丧失”中也存在新的成长力量。
可以说“未知死、焉知生”,陆晓娅这位老师,仿佛通过讲述一个个“死亡故事”,带领学生触碰死亡,理解生命。“假如人们能千秋万代活下去,人们会不会在不痛不痒、失去目标,缺乏爱的能力中活下去?这样的生活是我们想要的吗?”在课堂上,在本书中,晓娅发出这样的追问。而这也许正是她开设生死课的一个支点:通过适度引发死亡焦虑,引导人们去思考生命意义的起点。当然,这种探索并没有预设标准答案。
晓娅师承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林孟平教授学习心理辅导,并在国内外参加过国际生命线、叙事治疗、团体辅导、国际心理创伤治疗等多种培训。多年来她海量阅读、好学不倦,孜孜以求,对这个世界始终怀有不逊于年轻人的好奇心。近年来逐渐步入“银发族”,又照顾身患阿尔茨海默症的妈妈,让她更有了开课的“冲动”。
实际上,从选片到课堂结构,再到本书的写作,我时时能感受到作为教师/心理治疗师/作者/的巧思。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晓娅已经把心理学的方法和技巧熟练运用到教学中,从《时间规划局》到《美丽人生》,从《心灵病房》再到《入殓师》等10多部电影,涉及生命教育、生命伦理、临终关怀和死亡焦虑等众多话题,主线明确、角度多元而富有内在逻辑,体现了授课者的思维深度和广度。
她让学生看电影时,要带着“两双眼睛”,内心要带着“两个频道”看看电影中发生了什么,再看看自己内心发生着什么……她是个怪老师,总爱问些怪问题。比如:现在的人比从前的人更怕死吗?老师一定要保护学生吗?责任是否也是一种本能?这些问题很“烧脑”,引发学生激烈的讨论。学生说,上完这个课,反而“困惑”更多了!而作为读者,在观看讨论和学生作业的同时,内心也在不断被敲打,认识不断厘清……
经过六轮课程学习,想必她的学生有的已经毕业。在投入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是否会偶尔想起大学时代这段有意思的学习?是否突然在某一时刻想起生死课上一段有价值的领悟?晓娅在书中放了很多学生作业,但却没有放学生对课程本身和自己的评价,学生的感受我们不得而知。我非常喜欢的心理学教授杨眉的话也许颇有代表性,她对同学们说:“……在这样年轻的时候,能够遇到这样一位老师,她用她的人生经历、知识和智慧引导你们早早考虑有关人生目标的大问题,更早地产生对时间和知觉的敏感,从而作出有利于个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目标选择。羡慕你们!”
是啊,不仅羡慕他们,作为普通读者,阅读本书也是一个带入自身,同时又跳出来看自身的过程。它不是单纯的教材,富有创造力的课程也难以复制,这本书至少值得阅读两遍以上。而且,我已经决定把她引入的那些电影重看一遍,并从她引用的书籍中挑选一些开始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