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6年09月20日 星期二
中青在线

揭秘飞天背后的“中国精度”缔造者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通讯员 王薇 魏林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20日   11 版)

    “10、9、8……3、2、1,点火!”

    “雷达跟踪正常!”

    “飞行正常、遥测正常、跟踪正常、发现目标!”

    “火箭一二级分离!”

    “器箭分离!”

    几乎每一次重大发射,人们都能在电视或广播里听到这样的声音,这一次天宫二号发射也不例外。当“天宫二号已进入预定轨道,太阳帆板展开,工况正常”的口令传来,人们意识到,天宫二号的发射任务成功了。

    鲜为人知的是,口令准确下达,是以精确的测绘成果为前提的。正如那句古话所说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高精度的航天测绘,直接关系着航天器能否精准发射和准确入轨。

    在天宫二号发射之际,记者走近中国洛阳电子装备试验中心测绘导航队,揭秘这个“中国精度”的缔造者。这支组建30年的测绘导航队,先后完成的测绘保障任务足达700多项,这其中还包括“神舟”系列飞船的所有发射任务。

    所谓“测绘”,在测绘导航队总工程师马国元看来,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是要精确地测定火箭中心点位置坐标,另一个是精准标定火箭瞄准方位。

    别小看这两项工作,要知道,火箭主要是依靠惯性制导系统,进行全过程飞行方位和姿态控制的。马国元以天宫二号为例解释,在发射前,科研人员需要对长征二号F T火箭的惯性制导系统,进行初始的对准操作,也就是将发射状态的三项初始角位置信息,提供给火箭上的控制系统,而这个初始瞄准方位,就是他们测绘队“测”出来的,“这一数值的精度要求精确到0.5秒以上,若精度不够或存在偏差,那将直接影响火箭的准确发射”。

    一些基准的数据,也是由这支队伍提供的。马国元说,他们还为航天测控设备提供精准的位置坐标,精确的零位标校大地基准数据,确保航天测控设备在航天发射前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以及时准确地捕获、跟踪、测量和控制卫星。

    在一些国家重点工程的测量保障任务中,他们同样会大显身手。比如,如今即将启用的FAST(500米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望远镜)工程,部署在贵州喀斯特地貌山区。2012年,在施工前期的高程测量任务中,由于当地山体陡峭、植被茂密,国内多家测绘单位实地勘测后都认为无法测量。国家天文台就慕名请求这支测绘导航队支援。

    测绘任务大都需要在野外、高空、夜间、低温条件下作业,很多艰辛之处是外人难以想象的。2013年11月,测绘队派出小分队前往新疆某地执行大地测量任务。原本,“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队员们憧憬的西部美景,但真正到达测量区域,他们才发现:那里飞沙走石,荒无人烟,白天烈日灼人,夜间冷风刺骨。

    测绘导航队队长史线龙在队里工作了整整11年。他告诉记者,因为这样的工作性质,干天文测量的人通常会得几种职业病,每到冬天,双手通常会长冻疮,而一到冷的地方,关节炎就会犯。

    事实上,这支测绘导航队经历多次转隶和任务调整,早已从最初的大地测量发展到今天的测绘导航,从保障导弹发射、卫星测控,拓展为保障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测绘任务,从单一大地测量手段到天文测量、工程测量、精密工业测量、卫星导航定位等多个专业方向。

    根据测绘导航队的统计,近年来,该队自主完成了“GP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在靶场测量中的应用”等4项创新课题,队员们自主创新摘得科技进步奖30多项,先后有6人被评为测绘技术能手。

    今年,“长征七号”火箭发射任务中首次亮相的“远望7号”测量船,配备了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测控设备,也对测量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其中的船坞标校任务中,史线龙研制的“夜间辅助棱镜”和“高精度对点器”,就“先声夺人”,解决了夜间瞄准的难题。

    史线龙说,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神舟十一号”的到来。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通讯员 王薇 魏林君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6年09月20日 11 版)

揭秘天宫二号的“太空黑科技”
天宫二号的三大杀手锏
揭秘飞天背后的“中国精度”缔造者
天宫二号的托举火箭有个“孪生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