淼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初中毕业后,她去了美国念书,转眼有两年多没见。今年暑假,她放假回国,我们又可时常泡在一起了。
淼并没有改变很多,她依然是那个爱吃火锅冰淇淋和麻辣烫、爱唱爱跳爱嗨的女孩,依然是我形影不离、无话不谈的闺蜜。但后来有件事,还是让我感受到了她的变化。
那一次,我们在闹市碰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手里拿几束鲜花,缠着要我们买。我正打算掏钱买花,淼却制止了我。她对我说,她担心小女孩是被人拐卖后强迫乞讨的。淼还拉住小女孩的手,非要问清小女孩的父母是谁、在什么地方。这时,一对男女快速跑过来,自称是小女孩的父母,要强拉小女孩离开我们,但淼坚决不撒手,说一定要弄明白情况才行。双方僵持不下之时,幸好警察及时赶到,我们一起到派出所,确认对方是一家人才作罢。临走时淼还不忘告诫对方:你们配做父母吗?这样做是违法的。
看着小女孩身材魁梧的爸爸,我真不知身材娇弱的淼说那些话时底气从何而来。我表示了我的担忧:“要真是被拐卖的儿童,人家动粗怎么办?”淼却回答我说:“你说的也有道理。但是,如果每个人都选择回避,那不是助长违法犯罪者的气焰了么?在国外,只要有事情发生,一定会有人挺身而出。任何人看见无人照看的小孩,都会出手相助或选择报警的。
这件事,让我想起我们在学校、在家里时常受到的“遇险自救”教育:尽量避让、不贸然反抗,确保自身安全再伺机报警。诚然,对力量较弱、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遇险时尽可能避免或降低受伤害的可能性、受伤害的程度,这种“遇险教育”是有可取之处的。但是,淼的选择和表现,让我对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疑问。也许,正是由于人们的这种集体避险自保意识,不法分子才变得有恃无恐。一把假菜刀就能洗劫一车人,老人倒地无人敢扶,有人跳楼众人冷漠围观拍照,人们的自保心理不正是根源吗?当人人都自保时,见义勇为者从何而来?我还在想,在“避险教育”下成长的我们这一代人,在长大成人之后遇到紧急事件或不法分子的时候,会突然变得正义附身、仗义直言、舍己救人吗?我不知道。
(作者简介:马旻,女,17岁,西南大学附属中学高三学生)
本栏目欢迎读者投稿,投稿邮箱chinausa@aoyou.com